我的家乡在四川省达县,位于大巴山腹地。前些日子我回乡探亲,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两旁郁郁葱葱的山林,美丽的田园风光,令我目不暇接。快到家时,翻过一个山坳,一幢幢排列整齐、色彩各异的新建小楼又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的家乡吗?这是记忆中那个穷山乡吗?
一回到家,我就按捺不住好奇心,立即跑到村子周围参观起来。
看着我惊愕的表情,正在田里锄草施肥的张大伯笑呵呵地说:“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快吧?那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搞产业化路子对头。”
“产业化?您是说农业产业化?”我问道。
“就是就是,这几年政府提倡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变化可大了。我们村今年又新增了近百亩基地,96%的人家都加入了产业化生产链条。”
“大伯,听您一口一个新名词,够时髦的呀!”我打趣道。
张大伯笑着回答:“学的呗。你可别瞧不起老头子,现在各乡各镇都办了学习培训班,让我们这些农民学知识、学技术,长进大着呢。”
第二天一大早,我专程来到乡政府访问。一位姓李的同志介绍说,近年来,家乡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开拓农产品市场、建立产销一体化经营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鼓励扶持农民合伙集资兴办中小企业,抓好各具特色的小枣、棉花、辣椒、肉牛、生猪、肠衣等小型加工业,形成“一村一业、一乡一特色”的经营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去年全乡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和组织已发展到30个,其中有带动能力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4个,年销售额为上百万元。
在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全乡近52%的种植面积和76%以上的养殖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的轨道,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300多户,各类小型加工企业也已达到68家。
回家的路上,看到一条大标语写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心里感到特别亲切、特别受鼓舞。是的,从乡亲们的介绍中,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我分明看到了产业化给山乡带来的新生机,看到了家乡农民的新希望!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