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盛宣怀档案”将成为一门显学
上海图书馆珍藏70年的私家档案——“盛宣怀档案”,涉及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赵兰英
17.8万件,1亿多字,如此浩大的文献,却是一个人的私家档案。
这就是上海图书馆珍藏70年的“盛宣怀档案”。
盛宣怀其人
盛宣怀出生于1844年,江苏常州人,曾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1916年在上海病逝。盛宣怀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转型时期。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一些小事,在当时阻力重重。社会每前进一步,都将付出很大努力。
1870年,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僚,深得器重。曾经做过武昌盐法道的盛宣怀之父盛康,注重经世致用。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中国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872年,沿海和长江航运被英美两国航运公司垄断。为了争夺中国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获准后,他在起草《中国轮船招商章程》时,强调“商本商办”的原则。1873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开始营运。1876年,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打算退出中国内河航运业务。在盛宣怀的游说下,轮船招商局从两江总督那儿借到一笔款子,购下美国旗昌公司。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功的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案例。1885年,盛宣怀成为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第一任督办。
从此,盛宣怀迈开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大步。在中国近代实业发展中,有众多的“第一”是与盛宣怀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1875年,盛宣怀向李鸿章提议,由政府投资,设立机构,在湖北开采煤矿、铁矿。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成立后,盛宣怀主持一系列开采业务。此后他又参与创办了荆门矿务总局、辽宁金州铁矿、山东登州铅矿、徐州利国煤矿、吉林三姓金矿、安徽宣城煤矿、陕西延长石油等等,成为我国近代机器采矿业的创始人。1890年,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汉阳铁厂亏损累累,准备卖给洋商经营。盛宣怀闻讯后,提出铁矿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万万不可让洋人来经营,否则后患无穷。这样,盛宣怀接下汉阳铁厂这个烂摊子。为解决铁厂的用煤问题,他就近创办了萍乡煤矿。1908年,他将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合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总公司。盛宣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托拉斯企业董事长。
中国现代电讯业的鼻祖,也应该是盛宣怀。1880年,盛宣怀在任天津河间备道时,向李鸿章建议,国家自强大计,一是铁路,二是电报,当前电报最为重要,可在天津试办电报局。盛宣怀拟写了一份《电报局招股章程》,提出了“通军报为第一,便商民为其次”的观点。这年,“中国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由盛宣怀全权负责。为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盛宣怀在天津办起了电报学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报总局完成了津沪电报线路的架设。这是中国民用电信事业的开端。随后,他又主持了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等地的几十条电报线路的建设。
189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成立。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力荐下,盛宣怀担起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北京至武汉的重任。1908年,京汉铁路竣工。这条铁路干线上的黄河铁路大桥,在那个年代,其建筑质量和外观,让人叹为观止。随后,盛宣怀又主持修建了粤汉铁路、宁沪铁路。
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葡萄酒厂张裕葡萄酒厂、中国第一家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中国第一个正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堂等等,都是盛宣怀创办的。他还是中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天津、北京、上海等地著名的慈善机构广仁堂的创办人。晚年,盛宣怀在上海创立“愚斋义庄”,在遗嘱中把一半遗产留给“愚斋义庄”,用于慈善事业。
包罗万象的私人档案
100年后的今天,盛宣怀让后人震惊的是那些自1856年至1936年的整整80年的档案。
“盛宣怀档案”中,前20年的档案主要是盛宣怀父亲盛康的。盛宣怀1916年逝世后,他的后人继续记述了20年。自1870年入李鸿章幕后,盛宣怀事无巨细,物无大小,一一记下。他所经手过的文字,包括日记、信函、文稿、账册等等,基本上都留有底稿,保存下来。他参与创办的这些实业,来龙去脉,都有文字记载。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日战争、中外商务谈判、四川保路运动、东南互保事件等等,“盛宣怀档案”中都有第一手的记载和相关文献。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要人,几乎都与盛宣怀有过交往,如孙中山、李鸿章、黄兴、谭嗣同、梁启超、翁同和、沈葆桢、郑观应、张之洞、左宗棠、丁汝昌、袁世凯、辜鸿铭、胡雪岩、詹天佑等等。他们大多与盛宣怀有书信往来,或谋国家大事,或商商业机密,或述人生之道,或谈市井琐闻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盛宣怀档案”书信往来中涉及的人物,至少有三千人。这些信函,无一不是书写者真情的直露。
1895年10月1日,李鸿章致信盛宣怀,表达心中的郁闷。其时,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遭到朝野上下的谴责。这封信上加有火漆印。火漆印,一般表明其内容十分重要,私密度很高。写信者一般要求收信者在阅后,将其烧毁。盛宣怀却“胆大包天”,留下不少加有火漆印的私密信。一般尺牍的收藏者,只留信笺,不保存信封。而“盛宣怀档案”中的信函,均同时保存。一封盖有1881年1月21日镇江海关邮戳的信件,是镇江湖北煤铁分局李恭寿寄给在天津的盛宣怀的。信封是贴有三枚一分银大龙邮票的实寄封。大龙邮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实寄封更为稀少,足见其身价。
档案中,盛宣怀与孙中山往来的信件,不仅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研究孙中山及其革命活动不可多得的史料。1894年,盛宣怀胞弟盛宙怀转盛宣怀的一封信,极力推崇孙中山:“香山孙医士孙生,名文,号逸仙,人极纯谨,精熟欧洲掌故、政治,语言文字均精通,并善中西医术,知者甚多,妒者亦复不少。现拟远游京师,然后作欧洲之游……”这年,孙中山通过盛宣怀,向李鸿章提出改良中国的建言。1911年,盛宣怀被朝廷革职,逃亡日本。孙中山这时期与其来信频繁,并尽己力量,对盛宣怀家产进行保护。盛宣怀回沪后,与孙中山又有过两次面谈。这些,档案中都有反映。
上谕、奏折,多关系朝廷政令和地方官员的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公文样式繁多,有禀文、札文、咨文、行文、移文、清折等等。因此,“盛宣怀档案”中公牍的数量很多。与众不同的是,“盛宣怀档案”保存的史料极其完备。一般来文原件保存,去文底稿留下,倘若内容重要,誊抄成册。一本题为《晋豫赈粮案、漕粮海运案》的册子,其内容是誊抄的光绪三年至十二年(1877年至1886年)与轮船招商局有关赈粮调拨、漕米运输的公牍。一件1879年的禀文,内容是天津府衙吏要求春节赏赐。盛宣怀在上面批语:“此款无帐可稽,唯赏津钱叁串。”
文件登记簿、号簿、目录、账册、单据、发票、剪报、请帖……“盛宣怀档案”中都收有。别看这些小纸片,每一张都是宝。1912年8月31日,“上海新闻报有限公司”召开公司第六届年会,向盛宣怀呈上请帖。复旦大学一位研究新闻史的教授,有幸看到这张请帖,惊呼:“不得了,太重要了,这可是研究中国新闻史的垫底材料。”这张请帖珍贵处还在于,附在背面的公司收支细目,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法国呢盖尔公司曾在山东招过华工,时为光绪17年。盛宣怀曾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一位研究员看到存于“盛宣怀档案”中的这份文件,说道:“抹去100多年后的尘封后,给世人一个惊讶。”
保存、整理、出版和研究
不言而喻,盛宣怀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及其家族的一份私人档案,更是一座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实业思想史、中西交通史、上海史等方面的重要宝库。
那么,如此丰富的“盛宣怀档案”是如何保存下来,并为上海图书馆拥有?
盛宣怀在世时,曾任职北京、天津、山东、湖北、江苏等地。每次调任,盛宣怀总是将档案随带身边,小心保存。晚年,盛宣怀定居上海,这批档案就到了上海,藏于盛家祠堂内。上世纪30年代末,因筑路,盛家祠堂将被拆除。这批档案怎么办?盛家后人想起张元济先生。张元济与盛宣怀私交很好,是盛宣怀的建议和安排,才使他走上出版之路。此时,张元济在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盛家后人就将档案捐给了合众图书馆。解放后,合众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
深藏于上海图书馆的“盛宣怀档案”,多年来一直被中外学者“垂诞”。胡绳、顾廷龙、王元化等著名学者,多次呼吁整理、出版盛宣怀档案。王元化先生说:“‘盛档’原件如能公布,将能补史之阙,纠史之偏,正史之讹。”
1997年,上海图书馆成立“盛宣怀档案”整理小组。9名工作人员坐了10年的冷板凳后,终于完成全部编目和数据库建设工作。2007年3月,上海成立了“盛宣怀档案出版编纂委员会”、“上海盛宣怀档案研究中心”。26名史学专家成为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他们将就盛宣怀家族史、盛宣怀与赈灾、盛宣怀与铁路、盛宣怀与近代教育、盛宣怀与西学、盛宣怀与晚清官场等课题,进行研究。
预计2010年,上海图书馆保存的全部“盛宣怀档案”,将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影印出版。据初步匡算,出版后的《盛宣怀档案》计有400多册,1亿多字。王元化先生高兴地说,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文化工程。“盛宣怀档案”将会成为一门显学,为世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