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部门在药店内查获的形形色色的“伪药品” 记者 代茂增 摄
4月27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告,将药品冠以“消字”、“妆字”等非药品名义销售的必须于5月10日前下架,并要求各药品零售企业将通告张贴于醒目处。本报曾对此进行了报道,许多市民也纷纷打来电话反映类似情况。昨天,正是“药品冒充非药品”必须下柜的大限之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专门对全市零售药店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药店已经应声下柜,然而在一些城乡接合部,仍有药店抱着侥幸心理继续销售“伪药品”,结果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数十种打着不同旗号的各色“伪药品”原形毕露。
通讯员 徐建峰 记者 杨力克 摄影报道
市区药店难觅“伪药品”
昨日上午,赶到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前,记者随机走访了宁波几家大型药店,发现都很守规矩,已经难以发现“伪药品”的踪迹。在药行街四明大药房,记者在药房外面看到一张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的通知,在店里未发现有“消字”、“妆字”等伪药品出售。在华美星辰健康药房,记者也未发现有伪药品出售,都是正规的国药准字号药品。工作人员表示,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后,“消字”、“妆字”的伪药品已经没有出售了。
局长临时改变检查线路
随后记者赶到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史小华局长带着几名执法人员,原计划到鄞州区前几天踩点的几家药店去查看,可是据踩点反馈的信息称,这几家药店都没在销售“伪药品”。哪里还有“伪药品”在销售呢?记者根据读者反映的情况,建议到城乡接合部联丰中路一带去查一查,最后史局长听取了记者的建议。于是,史局长和执法人员一行临时改变了方向,前往鄞州区高桥一带。
数十种“伪药品”现形
果然,在一家名为鄞州平佳大药房孙家漕分店的药店,执法人员在货架上一眼就发现了一种名为“清热暗疮膏”的药。经核对,这种名为“清热暗疮膏”的药用的是化妆品批号,而且其审批文号也不规范,很可能是假冒的。执法人员核对进货单后发现,该药进了20盒,已经销售了10盒。该药品的进价只需3.5元,零售却要卖16元以上的价,可见利润丰厚。
随后,在这家药店附近,执法人员又发现一家名为德康大药房的药店。这里的“伪药品”货物几乎应有尽有。执法人员赶到时,营业员正从护理品货架上把大量的“伪药品”扒拉下来,显然是察觉到了附近药店的动静。执法人员连忙上前扣住了这些“伪药品”。只见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光鲜,丝毫不逊于真药品。然而,再看其审批文号却是五花八门。比如立正消痛贴,批号是津卫防保健字;诺顿前列康凝胶,批号是陕卫消证字;烧烫伤软膏和立康湿毒清软膏,其批号都是豫卫健证字。记者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些“药品”的说明,它们大多宣称对某种病有一定的康复作用,有些甚至于宣称对多种疾病有康复治疗作用。记者粗略估计,这些“伪药品”大概有三四十个不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