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呐洋
今年40多岁的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拘留所所长王今成,至今记得两年前第一次走进小李家的情景。那天是周末,刚从拘留所回家几天的小李做梦也没想到拘留所所长来“家访”,已经第三次从拘留所里出来的小李除了惊讶,还有些恼怒,“你咋来了?”他和父母围着王今成,发出这样的疑问。
20多岁的小李是村里的“名人”,从小就爱打架,但是这次他从拘留所回家,没去打架,拘留所所长却来了,小李打心底里就不愿意。
“周末了,我出来看亲戚,顺便路过你家来看看,没啥事,你看,我没穿警服。”王今成笑眯眯地说着,拍拍自己的便装,让他们看。小李一家人松了一口气,但脸上还是冷冰冰的。
其实,王今成是特意来看小李的,小李家在河南一个偏远贫穷的农村,王今成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坐了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才找到小李家,之前,他想到自己的突然到访可能不受欢迎,也担心村里其他人见他穿着警服走进小李家,引起村民不必要的猜测,所以特意换上便装。那天,王今成在小李家呆了半个小时,和他们聊聊天就走了。
半个月后,王今成又去了,仍然是穿着便装,仍然是带着笑容,仍然是亲切的聊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王今成每个月都去小李家坐坐,小李对他渐渐热情起来,有时说些遇到的难题琐事,让王今成出主意。两年过去了,当年村里的小混混,已经成了村里公认的好青年,而村民们至今不知道王今成是个拘留所所长,他们都以为这个常来常往的客人是小李家的亲戚。
以前,拘留所在老百姓的印象里是一个严肃甚至令人敬而远之的形象。然而现在,“一看二守三放人”、“命令多、感化少”的管理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人性化的教育转化理念,正逐渐走进全国各地的拘留所。
所外课堂倾情跟踪回访
王今成对小李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00年,王今成在县里担任派出所长,一次,村里20多人聚众斗殴,年仅18岁的小李就在其中,那是王今成第一次见到小李。2005年,王今成刚调任中牟县拘留所所长时,在拘留所里意外地又见到了小李。“你咋在这儿?”这是王今成见到小李的第一句话,他随后了解到,五年里小李已经三进拘留所,并被劳动教养一次。
“小李第一次从派出所出去,我以为他改好了,没想到几年后,又在拘留所看到他,当时我真是很心痛并下决心,一定要教育好他,如果他再违法,那就是我的失职。”近日,王今成向记者回想起自己建立“所外课堂”的初衷时,感慨地说:“通过小李的事例,我想到,对一些重点拘留人员的教育,不能局限于拘留所内,而是要延伸到所外教育,通过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化他们。”
“所外课堂”目前已展现出显著成效。在中牟县拘留所,像小李这样被跟踪回访的对象已有40多人,至今无一例重新犯罪。
像中牟县拘留所这样设立“所外课堂”,延伸出所教育的情形,如今在全国很多拘留所里都在实行。在山东省威海市拘留所,仅2006年就回访150多人次,无一人因重新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处罚,收到5面锦旗,提升了拘留所的社会形象。
所内管理人性化教育当先
“拘留所里整十天,悔恨混世三十年,今后重新来做人,不为政府添麻烦!”这是山东省蓬莱市拘留所小张出所时,写的一首顺口溜。
而10天前,因经常寻衅滋事而被拘留的小张,刚入所时就表现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既不遵守所里的规定,又不服从民警的管教,张口骂人。蓬莱市拘留所专门召开“诸葛亮”会议,发动大家针对小张的特点因人施教。大家觉得小张从小生长在偏远的农村,只有小学文化,父亲去世的早,是典型的农村缺乏教育、放任自流长大的人,对这样的人必须让他树立另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里决定由思想工作细致的老所长聂敏杰做小张的转化工作。老聂与小张的接触中,不管小张多么发作,他始终不温不火,一直保持着微笑,给小张送饭看着他吃完最后一口,和他促膝谈心,给他讲笑话,性情暴躁的小张逐渐冷静下来,并开始称呼老聂“聂叔”。老聂抓紧时间,和小张交朋友,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谈与人相处的艺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临出所时,小张不仅真心悔过,还写了这个顺口溜表达心意。
“因人施教,分类管理,重点教育。”目前已在全国大多数拘留所里推广。现在,走进全国各地的拘留所,拘留区、拘室内和教育活动室都悬挂了人生哲言和法律警语,让被拘留人员处处感到法威、亲情,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教育挽救。有条件的拘留所还组织一些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体竞赛活动,对在比赛中获得名次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被拘留人员的人权,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
2006年中秋节,蓬莱市拘留所领导考虑到被拘留人员佳节思念亲人,在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他们分组打扑克、下象棋等.晚上所领导全部在岗在位,亲自为被拘留人员摆上月饼,端上饭菜,面对面地与他们谈心、交流。
“我们是犯了错误的人,所领导对我们一视同仁,民警这样关心我们,节日期间家家都有老人孩子,但他们陪着我们这些犯了错误的人过节,用真情感化教育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错误呢?”一名被拘留人员感动地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