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郭会桥报道:今秋入学起,武汉所有改制小学、招生规模在2个班以下的改制初中退回公办,适龄儿童一律在片内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入学,不得收“择校生”和“择校费”。昨从武汉市教育部门获悉,目前,各区教育局正在调整公办小学、初中的“对口入学”范围,预计下月19—22日向社会公示。
就近入学不得选拔招生
今秋,武汉义务段新生招生,仍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由教育部门统筹调配义务教育资源,明确每一所义务段公办校就近入学的服务范围。此外,义务段公办校要全部实行划片招生,不得以考试、竞赛等各种形式进行选拔性招生,不得以各种名义开设重点班。“人户合一”儿童“对口入学”
武汉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入学坚持“人户合一”的原则,即儿童户籍必须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户籍相统一,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际居住地相统一。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持户口簿、家庭住址的有效证件(如房产证等)到所在区教育部门指定的对口学校报名。
“人户分离”儿童入学有规定
“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入学。对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提供证明材料(如拆迁证明、租房协议等),向居住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并安排其就近入学。
因特殊原因需跨区入学的学生,还应由家长或监护人办理跨区入学手续。各区教育部门按“相对就近”的原则,指定就读学校。
“有户无房”的适龄儿童,应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双方单位(或社区)出具的无房证明,向借住地(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处等)区教育部门提出入学申请,经审查后,安排其就近入学。
“插花地带”儿童入学禁收额外费用
行政区划交叉地带(即“插花地带”)的适龄儿童入学,由属地区教育部门负责。若本区学校不能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可跨区划定服务范围,并接收适龄儿童入学,但不得加收任何额外费用(包括借读费)。
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昨称——
拟用两年时间刹住“择校风”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胡诚通讯员梅利华报道:争取两年时间,解决择校问题。昨日,在武汉市《行风连线》电视直播节目现场,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作出上述表态。
希望孩子上一所优质的学校,是众多家长的愿望。然而,愈演愈烈的择校之风,一直困扰着市民。那么,武汉将如何缓解小学生的择校问题?谢世腰昨表示,从今年开始,武汉市已经启动了初中标准化的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使该市中学的师资力量基本均衡,今年,还叫停了所有小学的改制工作,争取两年的时间,来解决武汉市的择校问题,让所有的孩子们能接受一个平等教育的机会。
据了解,在这一电视直播节目上,武汉市纠风办邀请了包括教育、卫生、房产等部门,与市民进行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