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3)日,天津市南开区市民左维斌向本市红桥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捐赠木门一扇,希望能够为文保所所在地——义和团吕祖堂坛口及其周边古代民居的恢复工作提供帮助。
第一现场
在吕祖堂内,记者看到了这扇古香古色的对开式木门。据了解,此门原来安装在南开区向阳街一座四合院。每扇门板宽约半米、长约两米,由柏木制成。据文保所孟所长介绍,这扇门是市民左维斌在36年前亲手制作的,采用了古代木工常用的工艺,这种工艺自明代就开始普及。
如今,懂得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为数不多。
据了解,左维斌是南开区冶金路一家木器门市部的职工,擅长木工活。上世纪60年代,向阳街一带的平房拆迁,左维斌就将自己制作的木门收藏起来。前不久,他通过快报得知,吕祖堂坛口即将恢复周边古建筑原貌,于是萌生了捐门的想法。左先生表示,他的整扇门全为木结构,每个部件依靠木榫连接,没有使用一根铁钉,这种木门在古代民居中非常多见,相信他的这扇门能够对吕祖堂的恢复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据孟所长介绍,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1719年改建为吕祖堂,成为津门道教名观,因供奉“纯阳吕祖”(吕洞宾)而得名。义和团运动时期,“乾字团”在此设总坛口。吕祖堂遂成为天津地区义和团活动的中心和大本营。多年来,工作人员精心收集文物2000余件,后来经国务院批准,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周边的恢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孟所长表示,市民左维斌捐赠木门的行为很让人感动,是应该提倡的,它对恢复古建筑原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