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波及全国的“技工荒”和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已不再是新鲜事。据报道,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8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共招生27000多人,比上年增加了近7000人。当张贴通知宣布招生工作结束后,仍不断有家长找上门来。
近几年,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高水平的技工需求量大增。同时,国家从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也给了技术工人很多优惠政策,这是技校热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面对技校热应该有一个冷思考:技校热带来的效果究竟如何,培养出来的技工能不能独当一面?
笔者根据许多企业反映的情况分析后认为,只经过简单培训的技工,其技能与实际应用能力不符。仔细探究技校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种“技工名实难符”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一些技校教学手段落后。许多学校存在着规模小、硬件差等种种弱项,一些学校的实习设备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毕业以后既不会开现代机床也不会做模具;有些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教学设备缺乏无法进行,学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才能上岗。可想而知,这样的技术工人根本无法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这就造成了愿望与现实的差距。
再一方面,技校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培训市场比较混乱。一些学校只顾忙着抓招生,搞创收,甚至有些根本不具备师资条件,属于“南郭先生”的教师,对所教的课程一知半解,却硬是“打肿脸充胖子”仓促上阵。这些人或学校打着“培养高级技工”的牌子,办起了各种各样的热门专业,其教学培训质量可想而知。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培养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最短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即使一般的培训也需要5~6个月时间,何况是高级技工。事实上,培养高级技工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速成的高级技工只会打几套“花拳绣腿”。高级技工的培养需要静下心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招一式都需要“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否则,速成的高级技工在企业生产一线是难当大任的。
要真正使技校热不被“低质量”冷下来,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市场等多方联动,共同规范技校管理。
笔者认为,首先,国家要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要适应企业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选择师资、设备、技术等都具有优势的技工学校作为国家重点培训基地,开发教材、题库、等级标准,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示范窗口。
其次,要保证参培人员学习质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提高参培人员学习质量,就必须完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师资水平。
第三,学校要注重产教结合。如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实行参培人员每周在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学习相结合的做法,增加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还有,政府、企业等要尽力为学校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引导和扶持更多的民办技校,使职业学校步入良性运转轨道,真正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顾永强)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