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暴走族单丹/摄
这些老人平均年龄65岁,每天在城市里走上四五个小时,欣赏家乡变化
记者 单丹/报道
本报吉林市电“不行,不行,这么走看不到啥东西,我看还是顺着新桥走算了!”“那也行,那我就通知了啊,明天早上5点准时出发!”从2004年起,每天14时许,吉林市庆丰小区的一家修鞋铺里都会上演这一幕。一群老年人在这里对第二天要去的地方进行商讨。这些老人平均年龄65岁,每天在城市里走上四五个小时,边走边欣赏家乡的风景,他们还有个时髦的称呼“老年暴走族”。
“这里变化真大啊,和10年前差距太大了。”5月17日下午,居住在吉林市庆丰小区的六七名老年人像往常一样,在吉林市的大街小巷进行他们的“暴走”行动,这些老人每天都要走上四五个小时,目的就是欣赏家乡风景,观察家乡变化,他们被称为“老年暴走族”。虽然路途遥远,可老人们并不觉得累。
他们说,这样“暴走”,跟出去溜达的感觉不一样,他们是有任务和目的,他们有几条路线:雾凇大路———和平大路———沙河子;临江门大桥———温德桥;从市政府门前———江湾桥等,每天的路线都不同。
“老年暴走族”们结识,缘于社区内的一个修鞋棚。2004年开春,居住在庆丰社区51岁的乔师傅在小区里支起个修鞋棚子,乔师傅热心肠,深得居民喜欢,老人们没事就来坐坐,谈谈各自的儿女,说说以前单位的事儿,讲讲世界形势,就图一个乐呵。
日子久了,人来得多了,大家就提议把乔师傅的棚子扩大。说干就干,大伙一起出力,新棚子马上建好,里面还能放一张小方桌,两条长凳子。从此,乔师傅的修鞋棚子更热闹了。
聊完了儿女,说够了身边的新鲜事,突然聊到家乡变化。老人们说到家乡变化时,再一次兴奋起来,有人说丰满区华山路附近现在特别漂亮,有人说其他地方也变化很大。
“口说无凭啊,我们去实地看看呗!”65岁的姜世东老人看着大家争论不休,提出这个建议。坐车不方便,打出租车还有点贵,干脆,走着去!此言一出,老人们就从修鞋棚子出发了。有了第一次尝试,第二次“暴走”就顺理成章了。走了几回后,大家总结出经验:早上走比下午走好。于是,他们事先计划好行动路线,还立下了规矩,春夏每天早上5点钟出发,秋冬每天5点半出发。这个队伍欢迎所有人参与,也允许中途弃权。
与此同时,老人们还觉得这是个一举两得的锻炼方式。66岁的杨福深老人说,这种走路的锻炼方式挺好,另外,走着看风景和坐车看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老人们说,他们都是60开外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就是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就是能有力气走在路上,看看家乡的变化。
名词解释
暴走族
暴走族起初是飞车党的意思,后来人们把自驾车和骑摩托车旅游的人也称为暴走族,许多徒步旅行的人也称自己为暴走族。
(城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