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在道德意义上,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破产。这使当前户籍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但是,是否所有的城乡问题,都可以由户籍开放而毕其功于一役?近日,中山大学一项名为《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研究表明,在珠三角9个城市的农民工中,只有24.8%的人愿意放弃老家土地,选择打工城市户籍。
平心而论,这个调查结果至少有两重意外。其一,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愿意选择城市户口。在此次调查中的比例甚至不到四分之一。其二,城市户籍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并非想象中强烈,因为它事实上取决于城乡户籍的收益率比较。这样的调查结果,从实证角度为户籍改革提供了论据。然而,在户籍改革迟滞的语境里,它可能遭遇的误读也同样存在。
首先,既然只有这么少的农民工愿意选择城市户口,是否户籍改革的迫切性并不显见?城乡二元的发展格局,累积造就了今日城乡公民身份的不公,这种不公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歧视与精神压抑。如果以农民工较低的迁徙意愿,反推和强化当前户籍制度的存在,不过是为制度不公寻找肤浅的口实。事实上,农民工的迁徙意愿本身就受制于当下的现实。城乡分割的利益格局,不仅是一种制度不公的存在,更是一种残酷的生活现实,内化和改造了农民工的生活目标和生命轨迹。因此,迁徙意愿本身,并不纯然是一个客观指标,相反,它内在地反映了现实体验,而成为循环论证的起点。进一步言,农民工想不想迁徙与能不能迁徙,是个人意愿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分野。前者涉及个人选择,后者涉及制度文明。在更积极的改革意愿下,调查结果其实有助于对户籍改革的现实代价做出更真实准确的评估。
其次,农民工是否选择城市户籍,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实现自由流动的市场命题。我们强调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不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市场,其最大的体制障碍就在于户籍制度。在这里,究竟有多少农民工愿意选择城市户籍,其实是一个无关要旨的命题。在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之后,选择进城还是还乡,不过是劳动者个人自由流动的选择。在城市本位的思考视野中,吸纳多少和遣返多少农民工,是讨论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方式,由此采取的政策措施,不是强调城市排斥的各种门槛论,就是强调劳动力需求的城市吸附论。这两种政策诉求,都有相当的危险性。因为这仍然只是强化城乡二元的发展逻辑,而不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下,寻求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因此,户籍改革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放开户籍后会有多少农民进城,而在于能否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随着户籍改革的讨论不断深入,与人口管理意义上的户籍制度已经越来越偏离,其历史凝聚的城乡差距与社会不公却愈发显现。在此意义上,户籍本身不过是承载城乡不公的一种制度形式,分设于户籍之上的土地权利、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才是垫高城乡差距的基础性障碍。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意愿,不是简单的城市户籍问题,而是畸轻畸重的历史发展所累积的城乡不公问题,坚定地拔除户籍所代表的制度歧视仅仅是第一步,更深刻的变革恐怕在于,以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真正消除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偏差。因此,户籍改革目标的清楚表述,首先还在于建立能够自由流动的统一劳动力市场。
欢迎回应:shelun@188.com博客:blog.oeeee.com/shel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