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几个月的抗争后,世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还是没有赢得信任,只好宣布辞去这一职务。
事情的导火索是“女友门”。然而,这只是导火索,真正导致沃尔福威茨无奈离去的,是他任职两年来所显出的与世行管理层格格不入的思维。
沃氏所体现的,是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思维,这些人在观察世界时,有强烈的是非感,认为美国传统的民主人权价值观是正确的,凡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国家都是坏的国家,好与坏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谈判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新保守主义者经过几十年的沉浮,在布什于2000年上台后,终于掌控了美国外交,对布什的单边主义外交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极致就是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最初从事核控制研究的沃尔福威茨,为人虽然比较低调,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国务院或五角大楼,都是理论和政策设计领域内新保守主义的重量级人物。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时,他是国防部副部长,被称为“伊拉克战争设计师”。
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反映新保守主义者的是非观,而且反映了他们的傲慢作风,即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对于合作协商没有多大兴趣。
而这种思维模式一直伴随着沃尔福威茨,所以当布什提名他做世行行长时(按惯例,世行行长一职由美国人担任,而另一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席则由欧洲人担任),德国和法国世行重要成员国都表示反对,只是在当时为了不把欧美关系闹得太僵、沃氏也承诺要按世行的利益行事,各国才同意他入世行。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人们看到的还是那个充满新保守主义理念,充满是非感,态度傲慢的沃尔福威茨,他不顾董事国的态度,就停止向一些“腐败国家”贷款,把世行当成美国反恐行动的重要工具。终于导致世行行长和世行整个机构作对的奇怪局面。
所以在沃氏宣布辞职后,《华盛顿邮报》撰文分析说,沃氏不懂世行办事规则;《布什战争内阁史》的作者詹姆斯·曼说,观察世界思维的不同,使得世行里的人不喜欢沃氏;而世行一名高官则对BBC记者描述了沃氏的独断:“他很礼貌地听你的意见,但随后的行动却(与你的建议)相反。”
无论怎么说,这都反映了沃氏的新保守主义的“伊战思维”,而这也是导致他辞职的真正原因。(钱克锦)
(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