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华盛顿5月19日电(记者邱江波)当傲慢和偏见甚嚣尘上,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和智库经常有针对中国的指责和猜忌。一对年轻的夫妇,通过他们的客观冷静的课题研究和一份网络媒体,向美国主流社会一直传达着这样的观点:美国应该自我调整心态,积极对待中国的崛起。
本网记者近日采访了这对年轻夫妇,他们是华盛顿世界安全研究所陈雅莉、孔哲文夫妇。陈雅莉女士是隶属于美国独立智库世界安全研究所的《华盛顿观察》周刊主编,1994年至2000年间,陈雅莉曾供职于中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担任政治和国际时事记者,是当地一位知名记者。
陈雅莉女士的先生,加拿大人艾利克·哈格特(中文名:孔哲文)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学习工作过十年,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连中国人之间开玩笑的方言也能讲一大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现担任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同时也是该所《中国安全》季刊的主编。
据介绍,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中国安全》季刊和《华盛顿观察》周刊的创办,一改华盛顿智库和国会过去一说到中国就是充满敌意的观点局面。陈雅莉和孔哲文,分别以一个新闻人和中美关系学者的敏锐,从美国人最关心的中国话题中选取题目;在世界安全研究所雄厚的专家资源支持下,用冷静地分析,劝诫美国主流机构,应正确对待中国的存在。《中国安全》季刊是华盛顿唯一的政策类刊物,直接向华府传递中国学者对中国战略走向以及中美关系的客观分析。他们将这些热点题目分别收集成太空、军事、经济、能源、非洲问题、朝核危机等专辑,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送到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院官员、五角大楼以及国会议员手中,为他们提供不同于以往的另外一种声音。
今年三月底,鉴于美国社会对日益增强的中国太空实力感到不安,美国国会所属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行听证会,专门邀请孔哲文先生就中国太空实力是否会造成对美国的威胁作证。孔哲文的观点是,中国发展太空实力是为了应对美国独霸太空的计划以及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同时也是对美国十多年来拒绝通过国际舞台谈判来达成太空非武器化条约所做出的反应。美国如果不想逼中国进一步发展太空军事实力,就不要对中国最近的试验反应过激,而应该调整“太空独霸”的不良心态和战略姿态,通过国际条约和谈判同中国解决太空问题的分歧。
听证会后,孔哲文先生赠送给记者一本《中国安全·太空》专辑期刊。孔哲文在其中撰文指出,美国需要做的是一个战略决定,那就是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是用旧思维和旧框架来锁定变化中的中美力量对比以及中美关系,祈求双方相安无事,否则面对一场战略恶仗;还是用战略新思维,包括在太空安全问题上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管理”中国的崛起。孔哲文认为,当然,影响美国选择同一个崛起的中国合作并非易事。美国会慢慢退出伊拉克,但反恐却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占据美国的战略思维,然而无形的国际恐怖主义非常困难成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让美国国会给五角大楼这样传统的军事架构每年四千亿美金的军费拨款。于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则可以实现每年的军事预算安排。
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孔哲文试图通过一些形式告诉美国的头面人物们,中国的强大不可避免,中美之间要紧的是努力合作探寻避免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直接冲突。
兴许是因为这对夫妇剪不断的中国缘,在和本社记者交谈时,孔哲文常常禁不住替中国出谋划策。孔哲文说,中国应该加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正面声音。孔哲文认为,建交以来,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尽管一直都有沟通的管道,但是,中美两国之间沟通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够,而且还受制于“烟囱效应”的阻碍。孔哲文说,中美之间沟通的管道并不少:经贸上,两国往来火热,每年的大笔采购,经济磋商等。军事上两国军队首长不断互访,电影上,两国导演明星互相交流,科技教育上,学者专家留学生往来频繁,即便是在最高层次上,两国的交流互动也很频繁。然而,隔行隔山,这些领域内的各自交流,受惠者几乎局限在这些领域内,就像一根根烟囱,对其他领域了解和正确领悟中国的和平意图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如何消除“烟囱效应”,扩展中美实质交流以消除敌意?孔哲文认为,官方的外交渠道沟通固然很重要,也应该充分重视两国间非官方、民间、文化领域等软性方式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美国应该尽快调整心态适应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中国也应该适当加强在美国的正面声音。在美国人十分敏感的几个热门问题上,中国的学者可主动来到美国智库交流访问并举办讲座,传达出中国真正的情况和真实意图,不要等到误解已然造成,才通过正式途径予以澄清。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