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张平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不是因为他的企业做的大,而是因为他做了企业家应该做的慈善事业。
不懈努力铸就事业辉煌
身为延安治平建工集团的总经理,张平对慈善事业倾其所能的做法,是其他企业家所无法做到的。
张平出生在一个饥寒交迫的贫苦之家。在儿时,张平曾不止一次跟随父母以乞讨为生,后来,虽然落户在宝塔区一个山区,但因为家里太穷,没有上几天学的他就被迫辍学回家。
20岁那年,他从山村走进延安,开始在建筑工地靠打工为生。在建筑工地,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当过搬运工,拉过架子车。不管干什么活,他都能干的尽心尽力。因为他干活认真,脑子灵,能吃苦,慢慢学起了瓦工。两年后,因为他的瓦工活做得很漂亮,找他干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使他彻底解决了生计问题。
1991年,在朋友的力荐下,张平在延安宝塔区第二建筑公司当上了建筑工人。这对于出身贫寒的张平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这个转折改变了他的命运。
成了建筑工人的张平,凭着为人实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被提拔为六队队长。在此后的5年间,深受领导信任的张平率队天南海北地修路铺桥建高楼,建成了很多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1998年,张平发现,在缺少大型挖掘机的条件下,要搞一栋普通楼房的地基挖掘,没有20-30天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而要用大型挖掘机进行挖掘,每挖一栋楼房的地基只需要4-5天。张平觉得,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将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有了这种市场意识和超前眼光的张平,通过对市场的调研,毅然辞去公职,自己创办了治平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组建了堪称一流的机械化施工队伍,将施工的机械化、现代化作为立身之本。
公司组建后,随着他的业务领域也得到了迅速扩大,他先后又投资7760万元,不断增加机械设备,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将5个具有一流独立法人的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和公司控股。
2005年9月,张平成功组建了延安治平建工集团,形成了集公路桥梁、房地产公司、房屋建筑安装、市政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专业突出、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集团。
几年来,公司先后承建了90多项路桥和房屋工程,完成道路工程300多公里,房屋工程30多万平方米,建设投资20多亿,工程合格率100%,为革命圣地延安建造出一批亮丽的创造性建筑。
张平始终坚持着他建筑人生的“精品工程”,公司因此先后被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开发优势企业合作组委会推选为“西部开发优势企业500强”;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优秀民营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张平也荣获“全国建筑安全先进个人”、“陕西省创建文明工地先进个人”和“延安市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
扶贫帮弱 是他一生的愿望
张平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资助那些贫困人群。因为,儿时穷困潦倒的情景一直留在他的记忆深处。那时,他曾发过誓言:如果我以后有钱了,我一定尽力去救助穷人。
也正因为此,张平才有对慈善事业的善举。
1996年,他就捐助20万,为宝塔区碾庄张新庄村修乡村道路7公里,解决了当地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1999年,他先后几次捐助17.5万元,为宝塔区碾庄乡实施引水上山,人蓄饮水,“普九”教育,建村办学校等几个项目,解决了村民吃水靠驴驮,孩子早辍学等问题;
2005年,他两次捐助20万,资助延安实验中学的贫困学生;两次捐助7万元,资助延安七里铺小学的教学环境。随后,他捐款60万元,与延安市贫困学生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协议,设立“治平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小学生;
2005年11月,他又捐款10万元,设立“治平杯”教师技能大赛和学生学科知识竞赛,奖励优秀师生。
2006年3月,张平投资400余万元,实施家乡建设新农村的两项惠民工程,其中,投资100万元用于修路,投资300万元为家乡30多户人家,每家修建4孔石窑,统一门面,散通入户(水电路);
2006年8月,张平给慈善协会捐款60万元,用于宝塔区碾庄乡17个村的老人养老补助金发放,标准是每年为70岁-79岁的老人每人发放600元,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700元,90岁以上的每人发800元,初步确定为5年,以后实行动态管理,继续扩大。张平的这些举动,在全省都是罕见的。
2006年8月31日,张平捐款8.5万元,资助当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
张平供养的30多名贫困大学生,已经有十几个学成毕业走向社会。
如今,张平累计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已超过800万元。被宝塔区、延安市级慈善协会先后授予“慈善助学之星”、“助学先进个人”、“模范党员”等荣誉。
2006年9月8日,陕西省民政厅、省慈善协会授予张平为“三秦慈善家”;
2007年1月,张平被中华慈善协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人物奖”。
张平不仅是延安优秀的企业家,也是当之无愧的慈善家。
当记者在采访张平时,他说“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没有党的好政策,民营企业谈何发展。所以,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奔小康,救助更多的贫困人群,建造更多的精品工程,让自己的一生绚丽多彩。”
本报记者 董荣
2007-5-22 4:32:27 2007-5-22 4:28:25 2007-5-22 4:28:092007-5-224:27:06 2007-5-22 4:26:37 2007-5-22 4:25:06 2007-5-224:24:462007-5-22 4:2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