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编前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拿出积蓄“投身股海”,股票成为了许多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首选。那么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是如何对待股票投资的呢?他们青睐什么样的投资方式?他们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股票市场比较发达的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德国,读读这些国家老百姓的“理财经”,希望对我们的老百姓有所启发。
美国投资者
青睐共同基金
在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投资大众最普遍的理财方式是购买共同基金。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如此青睐共同基金,与其市场收益、投资安全性等都有关系。
数据显示,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平均有近80%的受调查基金持有人表示,共同基金优异的市场业绩是他们青睐共同基金的首要因素。
美国人热衷投资共同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回避直接投资股票的高风险。购买基金可以让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来替自己完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以分散投资风险。
在投资理念上,一些美国人的投资哲学是看好就长期持有。数据显示,美国基金持有人自上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年到4年左右,这反映了美国投资者将基金视为时期较长的理财工具,他们通常不会随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进出。
德国百姓
不热衷炒股
与美英等国相比,德国老百姓在家庭理财中很少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德国股民人数仅占本国人口总数的7.1%,而这一比例在英国为23%,美国为25%。德国人为什么不热衷于炒股呢?
长期从事德国经济报道的自由记者奥尔舍夫斯基女士介绍,炒股不是德国家庭理财的主要选择。德国现有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得德国老百姓月收入的大部分必须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普通百姓手里能够用来投资股市的“活钱”、“热钱”并不多。长期以来,德国老百姓所谓的投资方式都相当保守,资金投向大都是风险较小收益平稳的人寿保险、传统储蓄或购买住房。
股市的暴涨暴跌令许多德国人对股票交易退避三舍,德国人普遍认为投资股市是基金公司、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目前个人投资者也主要是通过购买债券、基金、保险等间接“投身股海”。
日本家庭
用手中余钱来投资
日本是世界上股票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以及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痛楚之后,日本股民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起来,一般人都能够理性地运用手中的余钱进行股票等投资。
日本茨城县一位有多年炒股经历的家庭主妇山下女士认为,家庭理财最关键的是要量力而行,也就是指炒股理财一定要用余钱,即每个月的收入,除按月缴纳各类保险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家庭储蓄以备子女上学所用和应付不可预见的开支,剩余的部分则用来投资股票或购买国债、基金等。有计划地储蓄,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对投资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增加盈利机会。
据最新统计,2006财年日本家庭(两人以上)的平均储蓄余额为1722万日元,其中定期存款为717万日元,占全部储蓄的40%左右。上述数据说明,在日本这个生活开支费用高的国家,保证有一定储蓄依然是普通人的首选。
山下说,日本股民大都能像她这样合理地运用家中的余钱进行理财,并将理财收益用于购物或旅游以丰富日常生活,但很少有人用家底投资股市去冒险。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