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澳门
Text 文/ 本刊记者 周存 余丽雅
小澳门,大平台
面积仅28 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口只有50 万,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否导致澳门发展空间太小?
曾在政府任职的赵大姐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她深有体会地说,澳门地处珠江口西岸,与香港、广州鼎足立于珠江三角洲的外缘,东与香港隔零仃洋相望;西与珠海的湾仔和横琴一衣带水;南临浩瀚的南海,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遥遥相望;往北和西北,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祖国各地;沿西江上溯,可达肇庆、广西等地。
谈到澳门的作用,新闻记者出身的澳门历史学家陈树荣指出: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澳门与欧州各国有广泛的交往,与美洲、非洲近十个葡语国家关系密切。澳门自古至今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祖国大陆,一头连接台湾。澳门和香港,是祖国的两个鼻孔,祖国受到西方大国经济封锁和军事挤压时,就是靠着澳门和香港这两个鼻孔进行“呼吸”的。回归祖国后,澳门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以行政长官何厚铧为首的特区政府,从澳门本身的独特优势出发,将澳门打造成为“内地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服务”、“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和“世界华商联系与合作服务”三大平台。近年来,特区政府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努力担当好区域性服务中心的角色。去年还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葡语国家运动会,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商组织,先后在澳门设立了总联络处,越来越多的世界华商大型聚会活动和国际性的华商经贸合作活动,陆续在澳门举行,为内地企业与世界华商、台商的合作搭建起一个又一个便利的平台。澳门的作用空间,大大超越了28 平方公里,成为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国可充分利用的大型活动舞台。
澳门不仅仅是赌城
2006 年,澳门的博彩收益已超过美国拉斯维加斯,由此可见,澳门经济对博彩业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在很多人的眼里,澳门仅是“赌城”。
在娱乐场工作近四十年的章哥说,在澳门,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很小心地回避赌博,特别强调赌博的娱乐性。在葡京娱乐场多个赌厅的墙上都写着:“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游客多数都是“怀着平常心”来娱乐一把。但也有极少数“病态赌徒”像中了魔似的要与“娱乐场”搏杀论输赢。因此,澳门政府有规定,凡是公务员及其配偶,每年除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以外,其它时间都不准进入赌场。澳门法律严格规定未满18 周岁者不准进入娱乐场。
澳门由于地域狭少,资源匮乏,一百多年前已经把博彩业合法化,为旅游业增添娱乐元素,以通过旅游业带动各行业,推动经济发展。1962 年,澳门实行博彩专营制度,为此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确立 “博彩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体,其它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为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在迅速发展博彩业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旅游业、手信业、服务业等也得到快速发展。如何促使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化,是特区政府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稳定原有的金融保险业、建筑地产业、出口加工业的同时,近年提出要发展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行业,使澳门产业适度多元,促进其它行业共同发展。特区政府的英明决策成功地将经济拉出低谷。在谈到怎样适度多元化发展时,特首何厚铧就强调指出: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还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博彩业中的 “黑社会大哥”
六七十年代,澳门黑道人物以放高利贷等途径介入赌场,为此港澳片中打杀拼抢的黑社会与赌业是一对孪生兄弟。回归后的澳门博彩业中是不是还掺杂着黑社会?
上个世纪70 年代初,二十多岁的蔡先生,只身逃出战火,从柬埔寨来到澳门,投身于博彩行业。当蔡先生听说有些人认为开赌的人都是“黑社会大哥”时,不禁哈哈大笑道:“我们开赌的人,除极个别的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守法经营者。”
中国自古以来,有好赌之人,就有恨赌之人,有的人因嗜赌而破了产、败了家,只好卖儿卖女卖老婆。久而久之,赌博被国人看作是偏门、是罪恶,所以历朝历代都多次禁赌。世界上只有极少几个国家和地区合法开赌,澳门便是中国领土上唯一合法开赌的城市。随着澳门赌权开放,开赌的人愈来越多。这些人只是将博彩业作为一种合法的、有发展潜力的投资行业,他们与普通商人一样,以特区的相应法律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并不是什么“黑社会大哥”。对于娱乐场所以往存在的黑社会恶势力,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反黑行动,取得显著成绩。
那些在赌场当“荷官”、“公关”的从业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讲求服务质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把这些工作视作自己的职业,在本职岗位上为澳门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人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博彩行业及其从业人员,没有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就没有澳门今天的繁荣。
中西合璧,举世无双
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将澳门看作是文化沙漠,认为澳门没有文化可言,澳门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资深记者郑先生说:澳门的文化历史悠久,是一座成熟的城市,人们懂得哪些事要包容,哪些东西要忍让,也很明白要坚守什么,要交融什么。在澳门,古色古香的文物,大家精心保护; “洋味十足”的建筑,也没有人破坏,他们真正懂得“文化的多样性”是这座城市的命根子。
历史学家陈树荣说,澳门中西文化交汇,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国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有在澳门出生的,也有在澳门工作和生活过的,有的还将澳门作为重要的历史舞台,成为其迈向世界的始发点。曾创作《黄河大合唱》大型声乐名作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澳门出生的;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在澳门行医,接触西学也始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就在澳门写就被誉为中国近代社会不朽的名著《盛世危言》;维新改革旗手康有为,在澳门接触了西洋文化艺术,对其后来的改革思想的形成极具影响。澳门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是文化沙漠。
画家杨先生一一列举,澳门有书画、音乐、曲艺、戏剧、舞蹈、摄影、文学、雕塑、陶艺、设计、美术、笔会、收藏等文艺社团约350 个,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 年在澳门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就有一百多场,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个文化艺术展览开幕。平均每月都有世界上著名文化艺术团体来澳门表演。资深新闻工作者刘先生指出,澳门的传媒,按人口比例也属最多的地区之一。中文报纸有《澳门日报》、《华侨报》等15 家;6 家中文杂志,4 家葡文报纸,2 家葡文杂志,英文杂志、英文报纸各1 家,电视台2 家3 个频道,广播电台有中文、葡文台。中国内地驻澳门的传媒机构超过15 家。澳门人很快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在澳门发生的重大事件也会很快传遍全世界。
澳门有众多的欧式教堂,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古庙;既有葡式小别墅,也有中国式的郑家大屋;在50 万居民中,以华人为主,信观音,供关公,拜菩萨;还有美、英、葡、法、德等一百多个国籍的人士,他们信仰虽然不同,却和谐相处。几百年来,不论时局如何变迁,澳门的华人始终坚守炎黄子孙的文化和传统,清明“拜山”扫墓;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辞旧迎新;重阳节男女老少登高祈福。二十多个景点组成的历史城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座小城,汇聚澳门博物馆、海事博物馆、赛车博物馆等二十余座博物馆。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国际音乐节”、“国际龙舟赛”、“国际烟花比赛汇演”、“妈祖文化旅游节”频频在澳门召开。聪慧的澳门人,积累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除了赌博以外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