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学生问我:登陆后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在我的国家,没有人这样问过我”,奥地利航天员弗朗兹·维埃沃克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两天,在北京参加第16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外宇航员们,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了多场与年轻学子的交流活动,他们是学子们竞相追逐的明星。
机器人能否代替宇航员
宇航员该如何应对面临的困难?学子们都知道,当宇航员不是个容易的差事。
费俊龙以“打地转”的游戏为例反问道,“这位提问的同学做没做过‘打地转’?我教你:一个手指地面,一个手摸着耳朵绕着这个手转,你回去以后做一下,做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告诉我。”
出于职业需要,宇航员经常训练坐转椅,不仅要转,头还得左右摆动。费俊龙说,“很多人上去转动的时候,瞬间就开始感觉翻转,但我们每次要做10分钟”。他说,做这个很难受,特别是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即使看见美食,在很饿的时候也没有胃口,“这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聂海胜觉得最枯燥的是模拟器训练,为了走完程序,有成百上千的程序需要反反复复练,练的时候不吃不喝好几个小时躺在那儿,穿着航天服,很热,要连续好几个月。
而对俄罗斯航天员尤里·巴杜林来说,最困难的训练是任务前的体能和操作训练。“强度非常大,一次训练下来,我的体重能减两三公斤。”
在清华大学交流时,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还提到了失重环境下的生理变化,“在失重环境中人体内的血液不可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流动,而是从头部向腿部流动,给人带来的失重生理的感觉是需要我们来努力克服的”。
既然这么辛苦,而且还充满危险,为什么不请机器人来代劳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北京五十七中的一名学生向在人大附中会场中的宇航员提出了疑问。
俄罗斯航天员尤里·巴杜林举例回答说,有一位航天员在舱外打开一个容器盖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启瓶器的尺寸变小了,这时他就开了一个玩笑,说:亲爱的机器人,你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吗?有些是机器人无法做到的,只有航天员可以做到。
加拿大航天员朱力·佩耶特说,在太空舱发生的问题往往是需要团队的集体智慧来解决的,机器人很难做到。
航天员需要不断地学习
可能许多学生都在想,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当学生却不用考试。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厌恶考试。
然而,在人大附中,当有同学提出“怎样成为一名航天员”时,尤里·巴杜林说,“我理解成为航天员的道路就是学习加考试。”
他讲述了自己成为航天员的历史:“当我完成大学学习后,我在问自己,除了考试我更多的能做什么呢?我不断地学习,然后不断地考试。我觉得通向太空的道路,如果简短地来表述的话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探索太空的道路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学习的道路。”
巴杜林经常对同事表示,自己过的就是一种学生生活,因为作为一个航天员来说永远是学生,永远都在进行考试,从选拔阶段就经过了层层考试,在训练过程中更是有无数的考试在等待。
这一点得到了费俊龙的认同。“当航天员不要怕考试,同学们可能一听考试就会害怕和紧张,航天员天天在考试,它的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考试,而是从当航天员开始,每时每刻都在考试。”他寄语学子们不要怕考试,要勇敢地面对考试,因为考试才能检验真正的能力和水平。
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曾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申请当宇航员,被拒绝了,因为当时他博士还没有毕业。及至博士毕业并完成许多规定工作后,再次提出申请才被接受。他说,对学生而言,念好书才有可能实现梦想。
而在清华大学,法国宇航员简·弗朗考斯·卡瓦略也把航天过程当作了“在作一个非常难的考试”,“如果偷懒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把每一个细节都学好的话就不会感到紧张了。只要记住自己训练、准备得很好,就不会感觉有什么问题了。”
很多问题富有想象力
宁夏六盘山中学一名女生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向在人大附中的宇航员提问:“我是住在山区的孩子,我的家乡非常干旱,土地非常贫瘠,植被也非常少,春天的时候沙尘暴非常多,我的问题是你们在宇宙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
加拿大宇航员朱力·佩耶特回应说,在太空监测各种生态的变化,确实会对天气的变化进行研究,并找出应对办法,针对沙漠、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很多,但暂时没有解决之道。她勉励道,“你长大以后,能够在这个知识领域获得提高,你也能够解决气候变化对当地影响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一名学生则向费俊龙提问说,在太空中睡觉是什么感觉?好不容易上天了,大好的时光睡觉,心情会怎样?
费俊龙回应说,虽然日程安排很满,但一天的作息时间都有科学合理的安排,该睡觉时睡觉,劳逸结合,“就像你考试一样,不要为了明天的考试一个晚上不睡,第二天一进考场一片空白。所以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还有同学则提出,是不是真的有UFO的存在?到太空可以戴眼镜吗?这些问题都激起了宇航员们的兴趣。
航天员成追星对象
宇航员与学生的见面会仅1个小时,有机会提问的“幸运儿”很有限,可是台下不少学生仍然坚持不懈地举手。整个活动下来,人大附中高一学生董是旭的手都举酸了,也没能争取到提问题的机会。见面会后,他还不依不饶地跟在宇航员后面索要签名。
主办方一位工作人员的女儿也是人大附中的学生,她最喜欢的宇航员是朱力·佩耶特,多次到会场等待之后,终于利用她母亲的“职务之便”实现了合影的愿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大一学生魏紫渝还被安排参加了“工作和生活在月球”的主题讨论,她从小就对航天事业很感兴趣,但是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航天员。“这次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还有咱们‘神五’、‘神六’的航天员,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弗朗兹·维埃沃克认为,宇航员与青年的交流非常重要。“他们是航天事业的未来,我们能激励他们,我们能向他们证明,这是一个值得追寻的梦想。”
“同中国一样,在奥地利这样的机会也并不是很多。”他表示,自己是奥地利唯一的宇航员,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宇航员朱力·佩耶特介绍说,在加拿大,宇航员常常与青少年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我们常常做,而且做得很多。我们有责任鼓励孩子们学习科学和技术,多学一些和航天事业有关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