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陈启宁/摄
“六·一”将至,綦江县永新镇三会中心小学校长黄利忠让孩子们写心愿,以此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结果,孩子们的心愿让老师们看得落泪——这些山里娃最渴望的,是到重庆看飞机,看高楼,看解放碑……
14岁的卢小波:
想看高楼会不会塌下来
六年级的卢小波心愿很奇怪:想去重庆看看高楼会不会塌下来。他说,爸爸在四公里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回家时常说,重庆的房子比家里的房子高十倍。
小波想不通:十倍究竟是好高?是怎么建起来的?
一个人住校,3岁时照的全家福已发黄,却是卢小波最心爱的宝贝,用拾来的纸盒做成镜框,摆在床头。父母不在身边,家里的猪和鸡也都卖掉了,每个周末,卢小波仍坚持走3小时山路,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除了一块腊肉和半袋米,厨房里空荡荡的。拾柴火、打井水、煮饭全靠自己。第二天,再走3小时,下山回学校。“地里有些菜,隔壁邻居帮忙照看。如果有机会去重庆,我想给爸妈买点小礼物。”
交通不便的三会,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中心校超过一半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除了年迈的外婆,10岁的姐姐负责照顾小福顺——每天上学牵着弟弟的手,送到一年级一班教室,姐姐再去楼上四年级一班上课。姐姐说,弟弟长得太快,早已背不动,希望有个小推车,下小雨时,可以推着弟弟走。
13岁刘顺:
想要副不弯的羽毛球拍
昨中午12时,学校食堂。墙上黑板写着一周菜谱,除了周四中午烧魔芋、周五中午炒木耳,中餐、晚餐全部是洋芋炒肉、粉条烧肉和炒白菜的两两组合。
1.45米的刘顺站在打饭队伍中,显得很高。他说,稍微近点的同学都是走回家吃,远的就在学校吃。早饭1.2元,其余两顿都是1.8元。一荤一素飞快拌到饭里,浇上一大勺白汤,边走边往嘴里刨,大口大口咽下去。刚走到操场,饭盆已底朝天。
有人在打羽毛球,一旁十几个孩子等接下,每人三个球。刘顺上场后,再没下来,一直坐庄。他有些得意:“学校买来球拍后,我常打,他们打不赢我。”
没有球网甚至边线,羽毛球毛掉得只剩几根,就连球拍杆都是弯的,可刘顺依然卖力地左跑右退,尽力去接每个球。“我同桌的妈妈在重庆会展中心做清洁,她说那里很多人打球。如果有一副不弯的球拍,我就敢去那里和他们打。”
10岁的蒋仕廷:
想有红舞裙真正跳次舞
黄色T恤,绿色短裙,10岁的蒋仕廷穿得很乖,可脚上没有鞋,黑得看不出脚趾甲。她说,夏天只有这套裙子,是城里亲戚送的,鞋子到学校后就脱了,凉快。一旁的生活老师说,上次下雨,蒋仕廷摔了一跟头,鞋烂了,哭了很久,从此不爱穿鞋。“她爸爸在外面打工,挣钱盖好房子就得了肺病,家底折腾光了,妈妈又出去打工挣医药费。”
从小喜欢跳舞,可家里没钱送蒋仕廷去学,她就偷偷看镇上的演出队排练和演出,回家后自己模仿每一个动作。在老师和记者的再三“恳求”下,腼腆的她勉强做了几个孔雀动作,像模像样。老师说,曾动员蒋仕廷参加学校演出,可她就是不干,说没有演出服和跳舞鞋。“小仕廷的心愿是:想有条红色舞蹈裙,真正跳次舞给病床上的爸爸看。”
校长黄利忠说,学校几位年轻老师曾想买衣服送给蒋仕廷,被她拒绝了。“她说有很多人帮助过自己,以后不能再要别人的东西。”
黄校长取下墙上享受国家“一免一补”的324名贫困学生公示名单,连同576人的心愿一起送给记者:“98个娃娃想到重庆逛动物园,96个娃娃想看真飞机,73个娃娃想和亲人团聚,65个娃娃想有自己的书包和童话书……”
记者 曹阳 李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