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5月22日讯(本报记者 纪燕玲 《中山商报》记者张鹏 通讯员孙勇罗一民)一名年纪轻轻便守寡的母亲,好不容易将两个儿子带大后,毅然将孩子送进部队。今天,本报记者与《中山商报》记者联动,探访救人战士崔海涛的家庭。
| |
“他换了一身衣服啥都没说”
普通的房间里摆放着简单的家具,儿子卧室里那张荣立三等功的牌匾格外显眼。崔海涛的妈妈温玉霞每天都要把牌匾的镜框擦拭得一尘不染。
今年44岁的温玉霞看上去还很年轻,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迹。这主要得益于她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直到记者到来,温玉霞才知道儿子的事迹。听完记者的介绍后,她表现得很淡然。她告诉记者,6日晚上,海涛散步回来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但并有说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去换了一身衣服。她还以为只是不小心掉水里了,也没有多问。
“他是一名军人,天职就是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温玉霞对自己儿子的行为感到特别自豪,因为儿子不仅健康地长大成人,而且有着优秀的品质。
“你们要不卑不亢地做人”
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博大胸怀的女人,养育出了值得骄傲的儿子。1989年,温玉霞和丈夫从内蒙古来到广东中山打工。夫妻俩在一家餐厅找到了工作,6岁的大儿子崔海涛上了小学,成绩优异,5岁的小儿子崔海峰聪明可爱,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没想到厄运在一年之后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胃癌夺去了丈夫的生命,让这个身材瘦小的北方女人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伤痛过后,温玉霞暗下决心:就算上街要饭,也要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
温玉霞找了好几份工作来补贴家用,每天晚上还额外加班6个小时,只为挣取10元钱加一餐饭。在租来的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虽然生活清苦,但她却没有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哪怕生活再艰苦,妈妈也要把你们养大,你们要有坚强的意志,挺起胸膛不卑不亢地做人。”母亲的这句话,让两个儿子至今铭记在心。在妈妈既严厉又温柔的教育之下,两个儿子慢慢长大成人,也开始理解妈妈的处境,帮她分担生活上的压力。受妈妈的影响,两人也养成了成熟稳重而又坚强的性格。
“希望他再立新功”
2002年,高中毕业的崔海涛向妈妈提出了自己想参军的想法。“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因为部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把儿子交给部队很放心。”崔海涛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在部队里刻苦训练,新兵期间就获得了嘉奖。当年负责崔海涛这批新兵入伍工作的中山市石岐区武装部长梁玉源告诉记者:“海涛是个比同龄人懂事更早的孩子,新兵训练时体能和军事操就拿了全班第一,不久就入了党。”2005年,温玉霞又把小儿子崔海峰送进了部队,驻守西藏。
温玉霞说:“海涛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我一定全力支持他努力工作,让他为党和国家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