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实习记者宋建琴摄影方炜)9年风雨不断,八旬老人义务教人唱歌、学谱。昨(22)日,由一群老人组建的“琴声歌咏”队在金花镇某农家乐举行9周年庆祝会。100余名老人围着一位弹电子琴的婆婆,齐声唱起经典老歌。
公园义务教歌
弹电子琴的老人叫龙凌波,左腿有残疾。她头发花白,说话铿锵有力,脸上时刻都带着微笑。1994年老伴去世后,龙凌波每天早上都会背着电子琴到南郊公园,从《流亡三部曲》唱到《草原之夜》。她自弹自唱,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观看。
9年前的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太婆问龙婆婆可不可以收她为徒。龙婆婆笑着回答“当然可以”。这位太婆已经80多岁了,不会唱歌也不会识谱。龙婆婆便先从简单的五线谱和她最喜欢的《松花江上》开始教。
太婆慢慢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歌曲,她们便天天在南郊公园开“演唱会”。看着这两位婆婆唱得起劲,一些60多岁的婆婆、大爷也想加入进来。龙婆婆来者不拒,全部收为门下“弟子”。这样,业余歌唱学习班算是成立了。龙婆婆给这个班取了个动听的名字———“琴声歌咏”。
发展学生140多人
这几年,龙婆婆已经教了学生们300余首歌,但他们总反映“记不住歌词”。于是,龙婆婆又凭记忆把300多首歌的歌词和乐谱写下来,还请人印成了书。记者在龙婆婆家里看到,这两本书加起来有300多页,包括了340多首老歌,其中有的已经是“失传”的老歌。龙婆婆告诉记者,这两本书已经翻印了3次。
目前,歌咏队已经有140多人了,年龄大的近90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大家都尊称龙婆婆为“龙头”。学生们对“龙头”说:“我们现在心情也不郁闷了,开心得很呢!一天不来练歌,心里就要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