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5月24日讯
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实施豆制品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生产豆腐、豆皮、豆干等一系列豆制品的食品生产企业、工厂、作坊等都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并通过食品安全市场转入制度加贴“QS”标志。据了解,我省豆制品企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将从2008年1月开始,未获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豆制品企业不能生产销售。
记者昨日从省质监局食品管理相关处室获悉,我省豆制品企业大多数停留在手工作坊工艺水平,“绝大多数”豆制品作坊届时不能“过关”,目前仅极少数豆制品企业向质监部门申请办理新的生产许可证。
数据
海口市有家庭作坊400多家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到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管理有关处室负责人冯处长,对该局近期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工作进行采访。
冯处长透露,自我省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对豆制品进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以来,只有“极少数”企业申请办理新的生产许可证。目前,我省没有一家成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仅海口市就有小手工家庭作坊400多家。国家质检总局口头规定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查处无证豆制品作坊,我省决定放在2008年1月开始,届时,没在质监部门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企业,一律不能生产销售。
记者从海口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目前在海口范围仅收到了长流镇一家豆酱厂办理生产许可证的申请。但该厂目前条件仍达不到要求,该局正在帮助企业做预算加大投资进行改造。
“我省将于2008年初对无证豆制品进行查处,这一规定如严格执行起来,市民可能面临无海南本地豆腐可吃的尴尬局面。”省质监局食品管理有关处室负责人说。
现状
无证经营,卫生环境难保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豆腐的生产门槛很低,许多作坊都是夫妻俩造个土制锅炉、一个磨子,几副模具,一个豆腐作坊就可开张了。
一名从事豆腐生产近10年的张老板向记者透露,一些黑作坊为了省钱,制作豆腐的原料是低价收购来的多年陈豆,生产豆腐时加入吊白块用以增白,用工业石膏作凝固剂,长期食用会严重损害市民健康。
日前,工商部门在府城河口路查处了一个在猪棚旁的豆腐作坊,该作坊是生活居住与加工场所合二为一,“卧室”门口堆放着豆腐加工器具和垃圾,豆腐加工的原材料与生活用品混放在一起;加工场所设在生活居所旁边的一个简易工棚里,地面污水横流,墙壁污浊不堪。作坊隔壁还有一个猪圈,与豆腐加工间仅用石头隔开,苍蝇四处飞舞,空气中弥漫着猪粪味。据了解,该作坊的老板在此开设豆腐作坊已经一年多时间,租用工棚为100元/月,制作的豆腐都是在附近各个农贸市场设摊出售,一般卖0.8元-1元/斤。
记者从海口市卫生部门了解到,许多小作坊都是无证生产和经营,从业人员不进行体检,缺少必要的防蝇、防鼠措施,卫生环境难以保证。
市场
摊主不知道市场准入规定
昨日,记者对海口部分农贸市场、超市进行了走访发现,农贸市场的豆制品销售大多是自产自销,有相当部分的摊主表示所卖的豆腐、豆皮等豆制品均是在家中生产的。当问到是否知道明年要实施市场准入制时,对方均摇摇头表示不知。
在龙昆南农贸市场一家主营豆制品的商铺,记者在该店看到,几台机器摆在店中,不时有市民过来买豆腐,据了解,该店出售的豆腐价格为1.5元/斤。王姓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卖的豆腐、豆奶等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豆腐店开张时已经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在卫生方面可以让顾客放心。记者询问对方是否知道明年起将实施豆制品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时如果无法获得准入证的豆腐加工企业,其产品将不得进入市场时,王老板表示“没有听说过”。
在该市场另一家销售豆腐的摊位,女摊主正在忙碌卖豆腐。据其介绍,她所销售的豆腐均是在坡巷村家中生产的,每天能生产几十板,豆腐售价为0.7元/斤,豆皮为1.5元/斤,豆干为2.5元/斤。记者询问是否知道明年起豆制品要实施市场准入制时,对方反问记者什么是市场准入制,是不是办工商、卫生许可证?当记者向其解释后,女摊主说“这是老板的事。”
随后,记者对金花菜市场、丁村菜市场、海甸三西路农贸市场等走访时了解到,几乎没有摊主知道今后豆腐等豆制品要取得市场准入制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一名摊主说,他的企业虽然不大,但既然现在要实施这个市场准入制,作为专门生产豆腐、豆皮、豆干等产品的企业,就理应在大限来到之前积极争取拿到认证,以免被挤出行业“门槛”外。他向记者咨询应该到哪个部门去申请认证,得到答复后,该摊主称回去准备后便尽快到质监部门申请。
消费者
最担心豆制品价格会上涨
记者了解到,海口大部分火锅店等餐饮企业和超市所出售的豆腐都是由生产企业送货的,对于国家要实施豆制品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部分餐饮企业表示支持。
龙昆南路一家火锅店老板告诉记者,该店所用的豆腐、豆干等产品均是由生产豆腐的企业送来。对于国家要实施豆制品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是个好消息,是关系到百姓菜篮子安全问题,待开始实施后,他们火锅店肯定要从取得相关认证的生产企业进货,以保证顾客的食用安全。
记者在菜市场随机采访前来买豆腐的市民时,大家对此也持有不同看法。
在金花菜市场,一名姓张的阿姨听记者说豆制品明年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但目前仍没有一家企业通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如果这样到明年,市场上将可能无豆腐可买。张阿姨刚开始对此表示很惊讶,她说:“不会吧,这样的话明年大家去哪买豆腐?”但对于有关部门出台的规定,她表示支持:“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真正吃上放心豆腐了。”此外,许多市民也持有跟张阿姨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豆腐是广大市民喜爱的食品,但其许多作坊生产加工条件参差不齐,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关规定也是为了市民的餐桌安全。
一名市民表示,如果真的抬高豆腐生产门槛,最担心豆腐价格会上涨;再者,用机器规模化进行生产的豆腐味道是否能与传统方式保持一致也是大家关心的。
市民将遭遇豆腐“危机”?
省质监局:商机浮现鼓励企业大胆投资
2008年开始对豆制品进行无证查处之后,我省绝大多数豆腐作坊都将面临关闭,市民将遭遇豆腐“危机”。按照质监部门目前的推断,2008年大限一到我省市民可能面临无豆腐可吃的尴尬局面。此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手工作坊为主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如何才能生存,这些问题市民非常关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管理相关处室负责人冯处长对此表示,按照推断我省确实2008年将面临无豆腐可吃的尴尬局面,但此期间还是会有一批豆制品企业能获得生产许可的,届时被市场淘汰的将是卫生条件等各方面较差的手工作坊。大量手工豆腐作坊关闭后应该是一个豆制品的商机开始浮现的时候,应当鼓励企业大胆对豆制品行业进行投资,届时就能解决此类问题。但如果没有企业从事豆制品的生产,根据实际情况我省可能会适当延长查处时间以及降低办证标准。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海口市唯一一家提出申请办理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海口秀英海玉酱料厂厂长吴先生,他说:“为了能办到生产许可证,我借钱也要把厂房改造好”。(刘伟钟起的文/图)
(来源:海南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