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冀东版记者 齐雪芳、代晴
5月23日,本报报道了唐山市公共交通总公司3700名员工内部消化200余万元零残币的事,这两天不少读者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发表看法,更有很多唐山市区的商户打电话要求兑换公交公司的零钱。
看到关于公交公司大量旧零钱难消化的报道后,众商户纷纷打来电话,称能帮忙消化一部分零钱。“公交公司为有那么多零钱发愁,我们这儿的商户却因为没零钱而发愁!”新华道电影院附近的商户白亚光说,在生意往来中,他们需要大量零钱兑换给顾客,可是每次去银行都换不来。而开平区东山超市的于宏志也打来电话,向记者进行了同样的抱怨。有些人甚至怀疑公交公司的零钱“堆积成山”和目前市场上零钱流通不畅有关。
商户要求把公交公司的电话给他们,一方面解决他们急缺零钱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公交公司的一部分压力。“公交公司应该专门成立一个兑换地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主动上门联系了。”很多商户这样说。
对于商户直接去公交公司兑换零币的做法,北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刘爽道出了其中的弊端。“商户和公交公司之间的零钱兑换,往往会让一些假币、残币继续在市场流通,最终再回到公交公司手中,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银行绝对不能缺失自身职能,应积极发挥零币的周转作用。”刘爽说,“公交公司办理存款业务,任何银行都无权因其存的是零币而拒收。”另外,刘爽也表示,公交公司采取的让职工内部消化大量零残币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是对职工权益的一种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