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5月26日电(记者 王立芳)2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坚在此间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国家扶贫官员培训班”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2.28亿,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刘坚介绍,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世界银行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全球贫困人口将呈增加趋势。
记者了解到,到2006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自然村为单位,通公路、通电、通电话、能接收电视的比例分别达到81.2%,95.8%,80%和89.1%;重点县70%的农户能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此外,截至2006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15岁学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5.3%,青壮年劳动力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重点县73.5%行政村有了卫生室,74.6%的村有了合格的医生或卫生员。各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使贫困人口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刘坚指出,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目前2000多万贫困人口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人群,而是在1亿左右需要扶持的人口中波动出现,许多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民经济状况非常脆弱,气候、市场、家庭任何一个方面的变故,都能使他们返回贫困。中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