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淑琴本报记者薛明姜雪松摄影/本报记者张大巍
从仗义为一名素昧平生的四川籍学子提供生活费,到动情帮助一个从社区贫困家庭走出的女孩上大学,一段始于偶然的助学经历,成为了道里区基层公务员修维多年来所执着的生活惯性。
七年间,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修维以个人的力量救助了两名贫困大学生,逆转了他们多舛的人生轨迹———他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助资者,更是这些贫寒学子的生活导师和心理医生,以自己的爱心和阅历帮他们开启封闭的心扉、舒展青春的翅膀。
跨越千里的助学接力
修维是新阳路街道办事处的副主任,身材富态,笑容可掬,由于有些谢顶,虽然才44岁,看起来年龄偏大,所以同事们都称他为老修。当记者找到老修,让他讲讲这些年的助学故事时,老修连连摆手:“没什么好说的,做这些事都是很偶然的机缘。”
2001年10月,时任道里区政府办侨务科长的修维,被派到国务院侨务干校进修学习。学习期间,修维结识了四川省达县侨办主任王世忠。王世忠对修维说:“我求你帮我一个忙,我们县有一个名叫杨刚的贫困学生今年考上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制冷专业,他家里非常贫穷,县里这些年一直在帮扶他读书上学,这次去哈尔滨的路费和学费也是大家帮忙凑的。这个孩子性格很孤僻,哈尔滨又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今后希望你能多帮帮他。”
“没问题,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他的。”修维用北方人的豪爽接下这份助学差事,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助学接力也就此展开。
同年12月学习结束,修维一回到哈尔滨,就带着刚上初中的女儿来到哈尔滨商业大学,在一间宿舍里找到了杨刚。时值隆冬,又瘦又小的杨刚脚上还穿着一双已经露了脚趾头的人造革单鞋,这让修维不禁眼睛一酸。他马上把杨刚领到商店,给他买了一双新棉鞋,还给杨刚买了一张电话卡,叮嘱他常和家人通话。然后带他到饭店,一口气点了好几个菜。用杨刚的话讲,这是他到哈尔滨以来吃得最饱的一顿饭,好久没吃过肉的小伙子一个人吃下了一整只肘子弄得老修鼻子酸酸的。
杨刚生长四川达县贫困农村,他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身体不好,他是家中四个子女中的长子,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一路苦读直到考上了大学。启程赴哈上学前,杨刚一家借遍了全村,再加上县里的资助才凑足了学费和路费。他先搭拖拉机从村里到县城,再乘汽车从县城到成都,又乘火车从成都经北京转车到哈尔滨,因为没有买到火车座位,一路站着,又累又饿,脚都站肿了。到大学报到后没多长时间,杨刚的生活费就花光了。在修维找到他的前一周开始,他每天只吃一顿饭,点一份咸菜要吃上几顿,甚至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听完这些,老修用力拍着杨刚瘦小的肩膀说:“小伙子,别灰心,说什么也要把大学念下来,今后有困难就来找修叔吧。”
打开贫困学子的心灵之窗
修维的工作调到了正阳河街道办事处,没多久,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修维有个在商大上学的“侄子”,隔三差五会来找他取生活费。
“看到老修那么热心地帮助这个小伙子,我还以为他是老修亲侄儿呢。”修维的同事徐桂兰说:“后来才知道他们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老修为了一句承诺一帮四年,可真不容易。”
为了省钱,杨刚四年大学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每次去正阳河办事处找修维,他也总是从通达街商大徒步走到公路大桥附近的办事处,从不乱花一分钱。“这孩子的节省和吃苦精神让我感动。”修维说,“对我来说,给他帮助不算什么,但对杨刚来说,却关系到能否完成学业和一生的前途,想想这些,我多付出一些也值。”
考虑到吃饱饭是杨刚面临的首要难题,修维在道里区温馨养老院为杨刚联系到一份当义工的岗位,虽然没有报酬,却可以在养老院吃上三顿饭。杨刚的物理化学成绩很好,修维就为他介绍做家教,通过寒暑假和课余打工当家教,每个月可获得三百元的收入,基本上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
长时间的接触后,修维发现杨刚的性格有些孤僻,而且因贫困感到自卑,不善于与人相处。为此,修维在经济上帮助他的同时,也经常从心理上开导他,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如何与他人共事。在他的帮助下,总眉头紧锁的杨刚也变得开朗乐观了。
2005年,杨刚毕业后在河北一所大学找到一份工作,修维高兴地前去送行。杨刚哭着向修维告别:“修叔,您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个月后,修维突然接到杨刚的电话,说回到了哈尔滨,非要见上修叔一面不可。一见面,杨刚哭了,说搞不好学校的人际关系,遭到同事们的排挤,心情很乱。修维一边开导他,一边劝他早日回校工作,搞好同事关系,还特意给他买了一大包秋林红肠,让他回校后分发给同事。修维的“政治思想工作”让杨刚解开了心里的疙瘩,第二天,杨刚就高兴地回校了。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杨刚走的同一年,修维又主动揽下了第二桩助学的差事。
在修维当时工作的钢铁社区,住着困难户张淑平母女。张淑平是一名残疾人,她利用社区一间自行车看护棚开了一个小食杂店,靠微薄的收入供女儿尹莎莎上学读书。2006年,尹莎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家既喜且忧,喜的是女儿上了大学,为这个贫困的家带来了一丝希望;忧的是高昂的学费实在拿不出来。得知这一情况后,刚刚领到工资的修维来到张淑平家,二话没说就拿出2000元钱。“莎莎的大学一定要上,这点钱你先拿着,将来学费不够你尽管来找我。”拿着这笔钱,张淑平母女感动得热泪盈眶。
修维又协调区总工会为尹莎莎解决助学金3000元。在大家的帮助下,尹莎莎顺利走进大学课堂。尽管后来修维调任到新阳办事处,但他同尹莎莎结成的捐资助学对子却持续至今,女儿也和尹莎莎成了好朋友。现在,修维每个月都要领女儿去看望尹莎莎一次,关心询问她的学习和生活。
“我这辈子最受不得的就是上进的孩子读不起书。”修维说,“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一点不假。不读书就没知识,没知识就没出息,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就渺茫了。我自身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
修维出生在阿城,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从18岁参加工作起,修维就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读书、看报、写文章成为他每天的功课。直到今天,他还保留着每周读一本书,每天睡前通读当天报纸的生活习惯。1984年,21岁的修维转业到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当了一名钳工。也就是这一年,他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一篇读书心得,被评为“青年读书自学成才个人”。
“我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提干当上了厂报编辑,这更坚定的我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修维说,“有人问我为什么对助学那么热心,我的回答是,这是我坚守的人生理念。当然我这么做也包含着一点‘私心’,因为我想让我的女儿能从他们的身上悟出知识的重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同时,我的目的全达到了,女儿从杨刚、尹莎莎身上学到了刻苦上进的精神,现在她顺利地考上了师大附中,我也从助学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灵净化的满足。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今后,我还要把捐资助学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