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探测火星项目工程大总体讨论会日前在北京结束,“中俄联合火星探测项目”进入公众视线。中俄为什么要合作探测火星探测火星对人类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俄联手探测 揭开火星面纱
本报记者 王丕屹
●中俄合作将会达到双赢
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第一次联合开展火星探测的国际合作项目,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
相关机构日前在北京召开了中俄联合探测火星项目工程大总体讨论会,会议审定了中俄联合火星探测项目大总体方案、各大系统方案和接口文件。会上宣布成立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专家组,组长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徐博明研究员担任,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孙家栋院士担任顾问,成员由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中俄此次联手是两国航天合作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吴季表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单独针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中俄联合探测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支持。中国曾在2003年和2005年先后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探月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俄罗斯在深空探测方面的经验远多于中国,此次两国联手无疑会帮助中国跻身世界深空探测强国之列。此外,美国业内人士也认为,两国合作会达到双赢效果。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太空探测技术超过俄罗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可以在经济发展上帮助俄罗斯,又可以借助俄罗斯的尖端技术,实现深空探测和科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探测火星外部环境
吴季介绍,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世界各国现在进行的深空探测更加冷静,更为实用,不再是盲目争第一。空间中心最早提出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中方小卫星研制计划的设想,并主要研究火星的外部环境。既往的火星探测计划都是围绕着在火星上寻找生命和水,以探测火星的外部空间环境为主要科学目标在国际上还是一个新创意。
对火星的探测要比对月球的探测周期长得多,因为地球与火星间的距离比起与月球间的距离要远得多。探测器飞到月球要7-8天时间,而飞到火星要9-10个月,并以每秒11.6公里的速度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太阳系空间。也就是说,2009年10月启动的中俄火星探测计划的航天器,到2010年8月左右才能到达火星进行探测。
中国的小卫星将与俄罗斯的福布斯探测器一起由运载火箭同时发射,并由福布斯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然后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中国小卫星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进行火星空间环境的联合探测,其中包括对火星电离层的掩星探测。中方的小卫星将绕火星轨道飞行一年,向地球传回数据和照片。空间中心的科研人员将根据这些照片和数据研究火星的空间环境,主要研究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以及逃逸粒子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