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运动推手郑卜五教授
中国台湾网5月28日山西晋城消息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两岸“读经”运动的推手、甘为磐石任人攀踏的教师,郑卜五教授每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总是一身唐装,他认为“这是最中国的特征”。在两岸《康熙字典》研讨会现场,记者就“读经”运动推广、中华文化传承等问题采访了这位来自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的教授。
郑卜五与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在岛内推广儿童读经运动已经十几年,岛内接受读经教育的人数已经从1996年5万名增加到现在的130万,成为一股重要的教育热潮,“读经之声遍闻城野,文化之国再造不远”的目标广为人知。
郑卜五告诉记者,目前台湾民间对传统文化的需求非常强烈,读经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马英九、王金平都曾亲临读经会考现场以示支持。通过推广与合作,大陆短短几年参与该活动的人数已达280万。
“我家的印尼保姆都可以背《老子》,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郑卜五认为,教授小孩子读经最重要的是方法和环境。因此不必要求小孩子一定懂得每句内容,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氛围。孩子脑子里的内容多了,到了一定时间自然会反刍、内化,领悟程度不断加深。重要的是让他们读,读出文气,读出顿挫,读出兴趣。至于提高孩子读书积极性的方式,郑卜五反对采用物质奖励,“要用话语鼓励孩子,用团体的力量给他荣誉感,提高读经兴趣。”此外,读经班内经常举行“过五关”、“读经比赛”等活动,每年举办的会考上表现优异者可以成为“小状元”。
“读经不是老古董而是老传统,是萃取经典中的先人智慧解决当代瓶颈问题,求的是学而致用。”郑卜五说,读经有利于孩子人格发展、性情陶冶的优点最为人所称道,而很多成年人读经,正是因为传统精粹给了他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面对记者提出对大陆学者于丹引起的“国学热”的看法,郑卜五毫不犹豫地表示:“我要给于丹鼓掌,不论她的心得是不是准确深邃,但是她确实让一批人对于国学产生了兴趣,带领他们走入了国学门槛,并且抚慰了现代人焦灼的心态,这点非常值得肯定。”
谈及目前台湾当局的大肆“去中国化”,修改教课书等做法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郑卜五大笑着表示一点都不害怕。“文化,是个非常大的有机体,中国历史上试图以个人或强制力量扭转文化局面的事件不胜枚举,但结果如何呢?中华文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文化是溶化在血液里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东西。”
郑卜五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构建在伦理道德之上,是和平的文化,充满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性,海纳百川,追求的是‘致中和’,因此才能亘古流传,所以身为中国人要避免盲目崇洋媚外,更不能失去自我与信心。“两岸之间,包括全世界华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团结在一起,考虑与探讨中国在未来世界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郑卜五目前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两岸小朋友能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齐声高诵《礼运大同篇》,让全世界领略最令人动容的中国风采!(李徽)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