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文见习记者马翔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却常常眼花缭乱甚至心生困惑。记者走访了一些家长、孩子、老师和教育专家,通过他们了解了目前我市兴趣班教育的一些现状。
兴趣班五花八门
在少年宫、大部分的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办学机构都为孩子开设了种类繁多的兴趣班。半岁至3岁的小宝宝,可以上亲子班、手工班;3岁以上孩子,可以上的兴趣就更加多了,有提高孩子才艺的,如美术绘画、棋艺、声乐,书法、语言等;有让孩子健身的,如舞蹈、球类、游泳、滑轮等;有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如珠心算、计算机、英语、奥数、写作等。
一位在少年宫的老师说,兴趣班都是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来开设,有周日班和寒暑假班等,周日班每个班约为20至30个学生,每周上一次课,一个学期的学杂费为200元左右;寒暑假班则以上课次数来计算,每次每人约为20元左右。若是只有几个人的小班则收费会高些,如钢琴班。
家长心态各异
现在的年轻父母舍得为孩子读兴趣班进行“投资”,但心态和动机各式各样。
表现一:为自己“赢得时间”
在机关工作的陈女士有个4岁女儿,她说:“女儿就读的幼儿园规定,每天下午4点半接孩子。可我每天下午6点才能下班。于是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给她在就读的幼儿园报了五个班,不但能帮我照看孩子一个半小时,还不用到了周末带着女儿‘转战’几个不同的地方读兴趣班了。”陈女士认为,孩子还小,父母还不了解他们的真正爱好,先让孩子多接触些,多少能学点东西吧。
表现二:让孩子“锻炼胆量”
在某公司上班的何先生,儿子9岁,他给儿子报了电子琴、讲故事、武术三个班。这些兴趣班,都是儿子选的,孩子喜欢,同时还多了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如今看来,这些兴趣班给儿子带来不少好处:他的胆子变大了、敢在生人面前说话了、愿意和小伙伴玩了,做事也比以前快了。”何先生说,兴趣班给孩子提供了又一个相互交往的环境,使他们能认识更多的小朋友,拓宽交往的范围。
表现三:让兴趣“成为特长”
胡女士有个7岁的儿子,儿子几乎每天都和爸爸玩“摆棋子”的游戏,后来他爸教他下五子棋,儿子很有兴趣。“这个学期开学,我们就送他去少年宫学围棋。现在天天晚上嚷嚷着要跟爸爸下棋,‘棋艺’很有长进。围棋很花工夫、晚上的时间又有限,所以我们暂时不打算再让他上其他兴趣班。”胡女士说,她希望兴趣能成为小孩的一门特长,一种爱好。
父母容易走入误区
市少年宫的儿童教育专家分析认为,3岁至10多岁的孩子学些课外的东西有好处,但父母有时难免走入3个误区。
误区1:
只重结果,忽视过程。不论学琴、学画、学奥数、学跳舞,不少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不问孩子是怎样学的。只看重结果,看重是否能通过各种“考级”。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比如学习弹琴,一个指法要练好长时间,还需要手眼耳的协调,但孩子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取得的成就感,才会也使他心情愉悦。
误区2:
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难以沟通。
误区3:
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有些父母小时候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兴趣班应从兴趣出发
作为家长怎样引导孩子选择兴趣班?记者采访了市西山小学的老师和少年宫从事儿童教育的专家。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决不能忽视孩子的感受。
专家希望家长为自己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不要盲目跟风,家长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但决非为了比赛拿奖,更不应抱着让孩子成龙成凤、成名成星的想法。儿童的天性就是玩乐,兴趣班报上一两个即可,节假日首先要让孩子充分休息好,其次才是让孩子把练棋、琴、书、画、武术、舞蹈当成一种娱乐,使之成为其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补充。只有尊重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孩子的能力并加以开发和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