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
今天是儿童节,孩子们照例会收到很多礼物:一件玩具、一场电影或者一本书,围绕儿童们也会有很多活动、很多慰问,欢声笑语,暖意融融。在一天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温暖和谐的氛围并不难。但是,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与生俱来的矛盾和罅隙靠一天的努力并不能消弥,在这一过程中,身为成人的我们可能常常粗暴地、错误地对待了儿童世界而不自觉。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今天,成人才最应该收到一份礼物,一份关于为儿童营造真正快乐的思考。
儿童文学作家提倡“苦难阅读”
六一儿童节,许多家长把图书当作礼物,但购书时却感到四顾茫然。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出版1万多种儿童图书,但部分儿童文学评论家犀利地指出,时下的原创儿童文学大多只流于浅薄的娱乐和搞笑,思想空洞和美学的缺失让图书丧失了对孩子的心灵关注和价值引导。昨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第四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我省少年儿童出版社推荐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5本精品系列和秦文君的《笠笠非常图本小说》4本系列图书被入选。
“垃圾书”都是大人制造的
昨日,一位田女士打电话给本报读书版,她看到5月29日读书版上介绍的儿童新书很好。电话里田女士谈了她去购书的经历,“每次给孩子买书,都感到头痛,书店里的儿童读物花花绿绿,可是仔细一翻,许多书要么情节雷同,要么故事粗糙,还有一些书情节特别低俗,生怕带坏了孩子”,田女士对市场上的“垃圾书”十分愤慨。她说有一本记不清名字的书,似是一本恐怖故事的专辑,封面上有幅插图,非人非怪,异常狰狞恐怖,儿子在选书时拿着这本书就要买。还有的图画书仔细一看拼音与图片文字根本不符,一本《脑筋急转弯少儿读物注音版》的拼音版少儿读物,打着“IQ小状元”的名头,可书中问题的答案却是“多次离婚的女人”、“生了一堆毛毛虫”等。田女士衷心希望能由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毕竟孩子的分辨力不强,早期阅读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苦难阅读”一定不可回避
正在常州某学校讲课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认为,当下儿童阅读出现很大误区,现在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严肃问题,有些书不如不读。他提倡中小学生应当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阅读,并一起去书店。他认为,阅读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但是,今天这个社会为孩子所制造的文字,大部分缺少经典的许多宝贵品质,比如,经典作品的忧郁感、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等。他建议孩子首先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作品。曹文轩还倡议“苦难阅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苦难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一定不可回避的。但现在的孩子已不知什么是真正的苦难了,他们甚至就没有什么苦难。”蔡震
不要以为孩子都能成为郎朗
有调查显示,中国正在学琴的琴童有3000多万,这个数字很骇人。现实是在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天才的号召下、艺术大师的感召下,学琴的孩子还在趋之若鹜。
实际上,如此庞大的琴童群已经催生出一个产业链。音乐书籍、乐器、音乐学校、音乐会、音乐考级……在这样一个关系紧密的生产链条上,忙碌着许多人。如此声势浩大的学琴队伍中,学琴的孩子们都有希望成为郎朗吗?这是几乎所有父母的想法。
孩子去学琴,学会弹几首曲子,考级过了几级……“这些跟学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毫不夸张地说,以这样的出发点去学琴,是对音乐的践踏!”著名钢琴家孔祥东说:“我见过很多这种情况,孩子被逼无奈,结局是非常快地放弃。”
“学琴的热潮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热了有二十年了,但是‘奥运冠军’毕竟是少数人。”幼教音乐专家、南京佳音提琴学校校长黄佳音说。
暂将明星梦放一边,琴童们应该从哪里出发?黄佳音的孩子不到3岁已经会拉7首曲子,“尽管没法成为郎朗,但所有人去学小提琴,都可以达到初级、中级水平。我认为越是不懂音乐的人,才更要学。学音乐可以开发智力,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有家长把孩子带到我的音乐学校来,说,‘不管出多少钱都行,但是我不懂音乐,我也不管。’这样是不可能产生郎朗和李云迪的。孩子需要喜欢音乐的氛围,而不是满是浮躁。”孔祥东从事音乐普及教育已经有十年历程,“去学琴,是真正走进音乐的过程,首先要热爱音乐,要搞清楚音乐是什么。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就是人云亦云,出发点是学习技巧,其实对音乐本身并不理解。家长花了很多代价,还不得要领,如果是这样,大可学点别的东西。”
郎朗等“天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生产音乐人才的机制如何呢?这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孔祥东表示,还是“郎朗们”的运气比较好,不可否定学琴能够培育出优秀的音乐人才,但这几个钢琴人才涌现出来,并不能代表中国钢琴教育的实力,教育空间还有很大。张楠
阳光小“粉丝”未来需要引导
记者看到过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粉丝”,只有3岁,爸爸妈妈抱在手里当街为李宇春拉票。这一家3口都是“玉米”,妈妈骄傲地说小家伙拉票成功率高达100%,他只会唱一句“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但每次只要他唱出这一句,不管你认不认识李宇春都难以抗拒地掏出手机来投票。如果这只是这个聪明宝宝童年的一段无关大局的小插曲,那么日后听到父母讲起来最多笑着慨叹“记得那时年纪小”,感觉更多的是美好。但万一这一家子继续狂热下去的话,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类似杨丽娟家庭悲剧一样的反面教材发生。小“粉丝”,这个充满朝气与能量的阳光群体,说可爱当然无可比拟地可爱,但说危险也有着若干隐藏的危险。对于明星来说“成名要趁早”,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追星不用“趁早”。
网上有个小“粉丝”学唱周杰伦《菊花台》的视频流传甚广,听声音小朋友不过五六岁,声线还稚嫩得很,但唱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作出的深情状却让人哭笑不得。而另外一些孩子模仿《双节棍》、《本草纲目》时故意咬着舌头不好好说话则让家长们头疼不已。周杰伦是让人与追星一词联系得最多的明星之一,而他的fans当中未成年人所占的高比率也尤为让人关注,之前周杰伦在一次演出中称两年内不会再开个唱,竟然有小歌迷当场吞药自杀;而谢霆锋刚出道时也曾困惑为什么自己在演出时不小心露出了内裤边就遭到家长们的集体围攻……
对于正在美好地成长着的未来花朵们,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他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得到更多的偶像信息、得到更多励志动力,开明的家长们有实力的会带着孩子坐飞机去看一场球赛一场演唱会;现在也是最坏的时代,表面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们不断被曝出劈腿、吸毒、潜规则等肮脏的丑闻,这都会对还不具判断力的孩子的人生观产生极大影响。据说杨丽娟是从14岁开始喜欢刘德华的,如果那年她没有这一桩“一见钟情”,整个人生都会不同吧。当然“追星的都是坏小孩”绝对不成立,姚明小时候的偶像是萨博尼斯,现在他成了NBA的巨星;刘翔从小就崇拜约翰逊,现在他的速度让世界惊叹。如果杨丽娟能以刘德华的勤勉、敬业、健康等优秀品质为人生目标,如果年轻人都跟着周杰伦一起崇拜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追星绝对是一件幸事。张艳
换个角度看“暴力游戏”
“魔兽、反恐精英、暗黑破坏神、寂静岭、毁灭公爵”这些游戏中包含的暴力文化,的确可能激发孩子的破坏欲望和暴力倾向,这是一种常理下的顺向思维。但是,如果我们来个反向思维,结果会怎样?
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大厦的7楼,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与家长“角力”,电影院的旁边是震耳欲聋的游戏厅,游戏内容大多是打打杀杀、乒乒乓乓的。在某大学任教的刘先生经常在这里与小孩“拉拉扯扯”。“我总觉得,小孩子玩这个玩多了,容易受暴力的影响,回家路上都喊着打打杀杀的。”但是,有一天,刘先生突然想,自己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和小朋友玩打仗游戏,有人扮好人有人当坏人,最后坏人投降或被枪毙,好人胜利而回。刘先生笑称:“其实我们也是受了战争片《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的影响,这些游戏也是有暴力成分的,但是自己到目前为止仍然健康成长。”他意识到,儿时的打仗游戏跟现在孩子们玩的电脑游戏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不同,“自己和孩子一样,都会明白那是虚拟的。可能我们夸大了暴力游戏的负作用”。如今30不到的年轻人,不也是看《圣斗士星矢》、《圣战》、《变形金刚》这些打打杀杀的暴力卡通长大的吗?
暴力和游戏总是如影随行,除了少数益智、体育与情感类游戏外,大多数游戏都是打打杀杀以暴力为主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欣表示,游戏具有宣泄功能,要辨证看待游戏对儿童的影响,既要防范它们的负面作用,必须规定出暴力的尺度,如美国立法管制暴力游戏的发售,澳洲禁止了暴力游戏《50分防弹》;但另一方面,也要肯定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和疏导孩子的暴力情绪。孩子的成长是整体的社会教育问题,不要把责任都归到暴力游戏身上。马彧
马彧思生活
“娱乐”成年人的孩子让人心酸
南京的城中名人中,小朋友“一枝花”绝对榜上有名,曾经有一段时间,让孩子做节目曾经是个潮流,据说某综艺节目甚至就靠她撑着。有一位家长这样描述他对“一枝花”的印象,“看着她,我有点心酸。”而在一位记者的笔下,“一枝花”的妈妈看着女儿,用的是“自豪又略带忧郁的眼神”。这个被电视文化过早“催熟”的孩子,的确给成人的世界带来了欢笑。可是,通过“催熟”一个孩子来取悦成人,不管怎么说都让人觉得有些“残忍”。
似乎除了生理上,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懂事”,换句话说,就是能“早熟”一些。最典型的如小说《今天我是升旗手》里的肖晓,为了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他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啊,如果有这样懂事的孩子,当然不用担心他沉迷于电玩游戏,也不用担心他会淘气打架,更不可能离家出走。但是,这样为成人考虑周到的孩子,其实不过是成人世界为自己制造的一个幻影而已。
一本正经、听话懂事的孩子虽然省心,但到底不太好玩,成人的要求也渐渐多样化,于是“一枝花”适时地出现了。她同样也是学大人,不过她学的是不太严肃的那一面,迎合的是成人心态里玩乐的、游戏的部分,在电视节目渐渐娱乐化的时代,这种心态终于被成功激发出来。在这种心态驱使下,胖乎乎的“一枝花”那种仿成人式的表演和语言当然就“异常好玩”了。她和肖晓辛苦地分担了成人世界的两极,但却遗憾地失落了作为孩子该有的自我。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孩子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催熟了。你看,哈利·波特的成绩其实一点也不好,罗恩甚至有点笨,可他们照样风靡全球。马小跳的顽皮有目共睹,但一点也没妨碍他们成为孩子们的偶像。马彧
本版策划:鞠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