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将取消病种限制
新制度年内可望出台,起付线降至10%以下,救助面扩大到农村
本报讯 医疗救助制度将取消只救助14种疾病的限制,低保户的受惠面将更大!这是广州市副市长陈国昨日接听市民热线时透露的。
在昨日广州市政协举办的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新的医疗救助制度年内可望出台,将惠及广州城乡低保、低收入户等困难家庭;起付线降至10%以内;此外,在现有的慈善医院基础上,每个区都拟设一个二甲医院作为定点医院。
陈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新的医疗救助方案经过一年时间的征集意见,现在已经进入讨论阶段,争取能在今年出台。反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病种范围、资金救助额度、用药医院等方面。他透露,新方案将有可能不再限制14个病种,而是扩大到所有的病种。但其中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会刺激大家小病也要上医院,使政府的钱花不到刀刃上。为此,相关部门还在进行研究,希望能出台一个既惠民又公正的方案。
建议
要避免因病致穷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被列入市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目录。
提案指出,政策尚未覆盖农村低收入群体,居民自己支付的总费用占住院总医疗费用的比重很大。除了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困难边缘人群也应纳入救助范围;对已参保(或公费医疗)但医疗费用自负额过大,影响了基本生活的重症大病患者,要进行“二次资助”;同时,资助因重病就医自负医疗费用过大以至于影响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从而化解“因病致穷”和“因病返贫”。
取消分病种实施救助政策
据了解,救助的对象有14种重大疾病病种(病症)的限制。提案认为,以病种划分是否获得救助有悖于医疗伦理,不管患了哪种大病,对贫困患者家庭来说都是同样的不幸,有着同样的困难。为进一步扩大受惠面,可以考虑取消病种的限制,降低医疗救助的门槛,让凡是符合条件的贫困居民患病住院治疗,都有可能得到医疗救助。
起付线应在患者收入10%内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认为,目前执行的起付线过高,分别占低保人士收入的14%和低收入人士收入的23%,这也导致起付线的实际支付率不高。他们认为,起付线应该在患者收入的10%以内,低保和低收入患者的起付线为年收入的8%,边缘困难患者(月均收入500元以下)的起付线为年收入的10%,以2006年收入水平推算,城镇低保人员的起付线250元,低收入人员的起付线300元。农村低保人员的起付线100-170元,各区按低保标准的比例调整。边缘困难患者的起付线500元。自负医疗费用过大的非贫困家庭患者的起付线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
提高救助基金最高限额
提案建议,把限额标准改为本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以2006年为例,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0元,2007年救助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约4万元。
救助金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目前低收入患者仍需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然后再去办相关报销手续。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建议,实行救助基金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制度,医疗救助对象凭个人身份类别证件到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由定点医院填写“医疗救助人员入院通知书”报医疗救助经办机构审核备案,救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按分担标准直接和定点医院结算,无需患者先行垫支。
部门回应
封顶线待定
在昨日的提案督办会上,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州正在做方案,其中就吸纳了很多致公党广州市委会的建议。新方案要力争在年内出台。
该负责人称,新方案中,救助面将扩大到农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边缘人群。起付线也将全面下调,从原来的20%要降到10%,城镇从500元要降到250元,农村将设为100元。封顶线本来想从2万元调到3万元,但考虑到现在北京最高额是1万元,上海是5000元,因此到底该多少封顶现在还未定,不过肯定要高于2万元。另外,定点医院以前只有芳村的慈善医院一家,如果黄埔或其它区的低保户要去看病,非常不方便,因此,今后将扩大到每个区有一家二甲医院作为定点医院。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朱丰俊 陈捷 方夷敏 实习生 郭高萍 通讯员 邱创洪 吴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