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穴居40年 “山顶洞人”返都市
江油法院制定了帮扶王启海的计划,准备培养他融入这个城市的信心
一位在江油市老君山山洞里居住了40多年的男子,日前被帮扶的法院法官接到热闹繁华的城市,并找到了一份月薪不错的工作。
穴居40年下山守工棚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油市长城干道某新建小区门口。刚要进去,就被一位个子矮小、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挡住:你们是干啥子的?我们说是进去“耍”的,该男子说,耍就到外面耍,这里正在搞建设,不允许闲人进去。这时,与我们一同前往的江油市法院行政庭庭长黄可赋从车上下来。中年男子一看到黄,一下子嘿嘿地笑了起来,并不时用手挠着脑袋,好像一个害羞的孩子。
他就是在老君山山洞居住了40多年,于5月25日被黄可赋接下山的“山顶洞人”王启海。
王启海是重华镇人。由于家庭条件差,自幼他就和父母住在老君山一个洞穴里。快30岁的时候,他娶了一位射洪县的何姓农村女子结婚。由于不堪长期居住在洞穴里,妻子和王离了婚,带着一个刚满2岁的儿子改嫁。王启海的父母相继去世后,王就一直独居在洞里,靠烧炭和打猎为生。前几年,国家退耕还林,不准再烧炭和打猎,他就只好靠采些野菜、药材等山货拿到重华场镇上卖,偶尔有一些探险者上山到老君山古硝洞探险,于是他帮人带路赚一些零花钱,年收入不足500元,连买油盐的钱都不够,常常靠水煮野菜充饥。下山后,王启海被安排在一个工地上守工棚。老板给他每月600元工资。
不敢出门面临诸多尴尬
然而,来到这个陌生而又新鲜的城市里,王启海竟不敢离开工棚半步。原因是“街道模样到处都差不多”,走出去怕找不回来。王启海说,一天,他想出去看看,走了不到50米,又赶快退回去了。但是,买菜是必须要出去的,于是,工地上的另一个守门的热心人连续3天陪他到400米外的一个菜市买菜。现在他到城里已经有十来天了,唯一能够找到的地方,就是菜市。
法院的法官给他买了一个电饭煲,并手把手地教会他如何用电,如何使用电饭煲。然而,他到菜市买菜,却对一元一斤的黄瓜不能接受。一次,讨价还价给0.5元一斤,被菜贩训斥了一句:你买过菜没有?0.5元一斤的黄瓜还没有种出来。王启海感觉好奇,于是问道:啥子时候才种出来?结果被菜贩臭骂了一通,弄得王启海赶紧逃回工棚。
由于王启海一人在山洞里呆久了,语言表达能力已严重退化,仅相当于儿童的水平。他渴望和其他人交流,但是,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他更多的时候是嘿嘿地笑和用手挠脑袋。以至于到现在,他认识的,只有接他下山的黄可赋、他服务的小区老总和与他相邻守另外一个工棚的大爷刘义和。
城市喧嚣他天天失眠
“王启海是一个很憨厚的人。”66岁的刘义和说,“他买些菜回来,却不会炒菜。于是,我就教他如何炒菜。比如最简单的回锅肉。但是,教他好几回,他就是记不住放多少酱油和盐巴。”而小区一位负责安全的保安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王启海守门非常认真。每到晚上,他就像夜莺一样,坐在门口,眼睛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外面,生怕飞进去一只蚊子似的。
昨天,记者看见王启海的时候,总感觉他好像非常困倦。他说,在山上,一到晚上就静得不得了。可是在城市里,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都是车子喇叭声,闹哄哄的根本无法入睡。“不过,经过几天的不眠之夜,现在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到昨天下午,我已经可以睡着了,而且还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妻子回来找我了。”
融入城市还需多方努力
据黄可赋介绍,今年,江油市在各单位发起万名党员干部心连心帮扶活动。“山顶洞人”王启海正是法院帮扶的对象。目前,江油法院已经制定了帮扶王启海的计划,准备培养他融入这个城市的信心。让一些民工多和他聊天,逐步培养他的语言和交际能力。由于他长期在山上生活,练就了很好的体力,今后,他们打算给他找一份兼职的活,争取一个月能够挣到1000元以上。还打算在附近给他物色一个老伴,在城郊安家。文/图 代将猛 张平 记者 廖兴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