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办黑板报、共青团员劳动竞赛、高音喇叭播放激越进行曲……已经远去的特定时代的国企记忆,今天在这里依然真实生动地存在——
10多米高、4米宽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手书体大字,醒目地矗立在赤天化集团(基地)大门处。
“在时尚元素无处不在的今天,大量传统的东西却能在这里保留得如此完整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该集团公司合成车间当总控工的娄武伦对记者说,3年前他从省外大学毕业来到赤天化后,就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新奇感,现在,他和大多数职工一样,这种感觉已变成了心底一种特殊的情愫和依赖。
近日记者在赤天化采访,被这个建成投产29年来年年盈利,具有优秀国企特质却又与众不同的“另类”企业所深深吸引——“老套”的传统与时尚的现代管理理念何以和谐并存?
在赤天化集团(基地),曾经令国有企业自豪、如今正从人们记忆中淡出的很多传统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厂区里到处可见职工自己创作的粉笔黑板报,师傅带徒弟制度仍是一代代职工传递技术和良好品德的有效形式,从高音喇叭传出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等老革命歌曲在厂区上空回响,共青团员们火热的工作激情在各个岗位燃烧着,打麻将等赌博行为令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所不齿……
去年公司进行氨合成塔技改时的情景,让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职工记忆深刻:在喇叭传出的激越歌声中,工人们不分白昼热火朝天地干活抢进度,“本来要45天才能完工的工程,39天就干完了,这种只能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情景想起来就让人激动!”回忆让娄武伦依然很兴奋。
“我们是既具现代气息又具红色传统特征的企业。”集团公司党政办副主任梁宁流露出自豪感。他解释:“现代”不光指集团率先在全省启动股权改革,企业连续29年赢利,近两年企业国有资产增值达23亿,还在设备、技术、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实力和指标在全国同行中也是位居前列;“红色”则指赤天化的经营管理至今还沿袭着许多过去的传统方式。
集团党委副书记于茂华如是感慨:“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就能使我们企业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在赤天化繁忙有序的生产现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红色传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魅力。
工人黑板报
凝成一道风景
赤天化(基地)遍布厂区每个车间的高品位黑板报,是一道艺术审美的风景。
在水冷车间旁的黑板宣传栏前,水处理工常自鸿顶着高温正在用粉笔一丝不苟地画板报,不一会儿,精美的刊头和绚丽的插图就在他手下出现。从未正式学习过美术的常自鸿说,他全是自学练出来的。“各车间、部门之间随时都在互相比赛,一家比一家画得漂亮,如果被别人比下来就觉得不光彩。”常自鸿说,他所在的车间画黑板报的高手就有10来个,一些人还成为厂区内小有名气的“工人书画家”。
自上世纪70年代建厂以来,赤天化职工的自办黑板报从未间断过。每个月,公司都要组织人员对各车间、单位的黑板报进行定期评比。
“几十年来,无论时代怎么变,职工们自办的黑板报从未停止过。它是鼓舞职工士气的号角。”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蔡尚回说,近30块十分规范的黑板报连起来有100多米长,这些版式独特美观的黑板报真实记录着赤天化职工的追求和企业精神,构成了赤天化企业文化中最吸引眼球的亮点。
赤天化的主要生产车间都实现了电脑控制。在车间里,记者见识了与传统黑板报反差很大的另外一面:打开公司的网站,立即可以阅览到中央和省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集团的内部文件,若职工对企业发展有建议或意见,还可以及时反馈或交流。
早在6年前,赤天化80%以上的职工家庭购置了电脑,并接入了互联网。传统的黑板报和现代的互联网成为赤天化企业文化的两个象征符号。
赤天化集团公司党委宣传干部周强告诉记者,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设备大修和劳动竞赛中,黑板报与互联网相互配合营造氛围,各自都立下了不可替代的汗马功劳。
导师带徒弟
赋予时代内涵
前年从贵州工业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严勇没想到,自己刚到赤天化工作就成了合成车间一名叫杨柳的工人的学徒。当记者在合成车间见到这对年轻的师徒时,24岁的严勇正在28岁的杨柳师傅带领下学习仪表操作。“大学里学的只是理论,实际操作根本就不会。”在严勇眼中,从技校毕业的杨柳实践经验丰富,是帮带自己的好师傅。
“带徒弟考核合格后,每月可以领到15块的补贴,钱不多,但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眼看严勇对操作越来越熟练,杨柳感到很欣慰:“我们与传统的师徒关系不同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上相互帮助互相学习,我就经常向徒弟请教理论知识,我们其实更像兄弟关系。”
新职工进厂拜师学徒并签订“师带徒”合同,由老员工进行人品技术的传帮带,是赤天化从未放弃的传统。前年起,在“师带徒”的基础上,赤天化又将这一传统赋予更新的内涵,升华为“导师带徒弟工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技术带头人。这个工程不但对徒弟的选认有着严格的条件,同时更对导师有着较高要求。能被纳入该工程计划,得到集团技术精英帮带与点拨,成为赤天化所有年轻员工的梦想,报名者趋之若鹜。
“目前,赤天化共有21对技术精英与年轻技术骨干结对‘导师带徒’,涵盖了集团所有的学科和工种。”签订了“导师带徒”协议的高级工程师吴德礼高兴地说,能当导师就是对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肯定,但同时倍感压力和责任重大。
从“师带徒”到“导师带徒”,赤天化尝到了尊重传统,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的甜头。记者在该集团看到一组数据:2004年以来,赤天化青年高级工以上等级人数占青年技工的比例由原来的12%上升到25%,两年的培训量已达到企业25年来员工培训的总量,人才断层难题正在逐渐得以解决。
争当岗位能手
成为青年时尚
在师傅影响和相关制度要求下,赤天化形成了特有的良好学习氛围:每个新进企业的员工得拟定出自己的“学习生涯计划”;走进任何一个车间或班组,记者都发现员工制定的《学习培训计划书》。“年轻职工有时间都学习和参加文体活动去了,参与赌博酗酒的在我们这里很少见。”34岁的职工叶崇波说,他所在的班组14名职工,有10人不会打牌。他对赤天化社区和谐健康的环境感到自豪。
“您已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在赤天化中化车间外墙上,记者看到由“青年安全监督岗”印制的警示标语显得十分醒目。
赤天化团干部介绍,目前此类“青年安全监督岗”共有15个,覆盖了整个生产维修系统、子公司及部分后勤服务系统,800多名团员青年在直接参与生产、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同时,还义务承担安全监督工作。
在不久前刚转岗的赤天化集团公司前团委书记代文典看来,“青年安全监督岗”不仅是团组织在工作中创建的品牌项目,更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安全监督岗”创建以来,每年平均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1000多起,数十起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被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对拥有12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和共青团员的赤天化而言,让青年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发挥骨干力量作用,是企业的决策者工作的一个方面。多年来,“党建带团建”、“团建带班建”等传统活动一直得以延续。
采访职工时,记者常常会听到“大三爱”、“小三爱”之类的生疏词语,仔细了解,才知道职工们长期开展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大三爱”教育和“爱厂、爱家、爱本职岗位”的“小三爱”教育。
这些年来,集团及车间(分厂)组织的劳动技能竞赛节能大比武、各种文体活动、班组每周围绕生产召开思想政治学习会等传统形式作为凝聚企业精神的载体,在赤天化丝毫没有减弱。
“我希望在劳动竞赛中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严勇说,职工普遍有他这种想法,这或许是今天赤天化的一种“企业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