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6月8日电(记者 熊润频)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安徽“六安王”大墓在结束考古发掘工作之后,后续保护方案陆续出台。制订方案的文物保护专家告诉记者,保护方案将尽量遵循节约原则,清洗过木材的水也将通过专门的设计来实现循环再利用。
“六安王”大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东三十铺镇双墩村附近,是一座西汉“黄肠题凑”结构的墓葬,属于西汉时期诸侯王特有的葬式。这种规格的汉墓在全国发现不多,在安徽省属于首次发现。
自去年3月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六安王”大墓已经出土各类珍贵文物500多件,包括华丽精致的铜镜、彩绘各类图案或贴有金银箔的漆器以及木器等。但是,这些出土文物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迫切需要进行科学保护。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袁传勋博士介绍,“六安王”大墓后期保护工作的“环保”主要体现在“黄肠题凑”盖板木材的临时保护方案上。在这个方案中,露天存放着约200立方米的盖板木材将被转移到皖西博物馆内的钢结构临时大棚内。临时大棚的面积接近500平方米,将建造50个支架用以分层平放木材,之后进行污垢清洗。
“污垢清洗需要用大量的自来水清除木材表面的泥土、污垢和盐分。从节约角度出发,我们会在室内地面建一个缓冲水池,或者叫蓄积池,当我们对盖板木材进行清洗的时候,先把清洗污水引入池中,经过沉淀、过滤,一来防止淤泥堵塞下水管道,二来也可以将沉淀过滤过的水再利用。”袁传勋告诉记者。
据悉,由安徽省财政拨付的5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目前已经到位,这使目前正在开展的“六安王”大墓保护工作有了保障。但是,从长期看,整个王陵区以及墓葬本体的保护是一项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省财政的支持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保护经费有限,因此,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通常也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倡导节约和循环再利用。”袁传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