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媒体的包围中,打开收音机,听的是广播新闻;摁下遥控器,看的是电视画面信息;翻开报纸,二十四小时最新新闻赫然在目。进入多媒体时代,媒体的概念放大了,而媒体的意义也在经受着挑战。而新媒体的加入将带来一个怎样的新环境和新状况呢?在其高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深究呢?
一、网络媒体的缺憾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在引起传播领域新的结构调整,各种各样的新老传播渠道正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新时期。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它正成为与传统的传媒竞争市场份额的新闻信息源。在处于电脑联网业发展的领先地位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公众正仰仗互联网获知重大新闻,因此,我们首先要给予密切关注的新媒体自然是网络。
网络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融合性。它不但能像电视将各种信息符号形式——文本、声音与图像融为一体,还能容纳各类不同层次、规模的传播活动。因此,互联网既是传统媒体的竞争者,又是后者实现创新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肩负这一工具功能的同时,它所潜藏的缺憾也日渐明显:
第一,网络的信息源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如新华社的新华网站、《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少之又少的几家有自己信息源的也多是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如千龙新闻网,虽然它有自己的从业人员,但作为媒体,它仅仅承担了传播工具这部分功能,网络新闻只是传统新闻的一个分支。
第二,新闻必须正确地描述世界,而这一规则正在被网络信息传播中盛行的聊天室、电子邮件、电子论坛以及网络传播中匿名者制造的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所破坏。这一难题要得到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公交媒体的脆弱
公交媒体是新兴媒体中投入最少的一员,它不需要重复投资,设备也简单,加上广泛的受众群,初看似乎发展前景可观。但若深究,不难发现,这一媒体形式的脆弱。
首先,公交车上流动性太大,外界干扰因素复杂,这种强烈的瞬间性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完整,传播效果、力度都受到损害,这对公交媒体的发展壮大是不利的。
其次,由于公交媒体没有完整配套的从业人员,其信息多是来自于其他媒体,如电视、报纸或网络,这就很容易让受众认为公交媒体只是其他媒体的附庸。而由此造成的信息滞后,受关注度降低,长此以往,公交媒体也就只能沦为广告商的工具而已。
三、手机媒体的弊病
手机媒体的潜在价值是,它将是比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杂志,客流量最大的车站、地铁等场所的户外媒体更具人缘的媒体,更有可能成为与央视的收视率、门户网站的流量相媲美的超普及媒体。而且与电视、门户相比,手机媒体更容易“控制”,国内手机用户只分为移动、联通,再加上小灵通,就这么几家运营商,极为容易控制和集中传播信息、资讯。在商业价值之外,在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下,手机媒体更可能成为一个潜在价值巨大的公益传播平台、公众信息载体。
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高端手机用户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类似视频、快速WAP、甚至高清晰图片等多内容和多形式在手机用户中的广泛推广,因此造成手机媒体化暂时的停滞,众商家企业、包括移动电信公司出于商业利益,都只把热情放在挖掘短信的潜力上,对它身上的其它媒体特质则无暇也无法顾及。
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即短信传播信息的信誉。短信在便捷的同时,潜在的弊端是缺少权威性,信誉度较低,并且没有正当的信息来源,人们不会把它当成和传统媒体一样真正的新闻媒介。
所以,在手机媒体化的趋势上,有待开发的前景和资源虽然丰富,但对它的把握和运用却无人掌控,现在呈现的无序状态正是手机运营商们大有作为的时机。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
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级传播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