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童江华何恒)今天这里奠基,明天那里动工,每天要批多少个规划建设项目?昨天,市规划局局长蒋勇透露,以去年为例,主城区全年审批3000多个规划建设项目,平均每天审批80多个,仅次于北京,规划建设创造的“重庆速度”令人惊奇。
立法保护规划全国创新
“两大手笔创新渝中半岛城市规划。”市规划局称,其一,通过国际公开招标,采纳集体智慧。比如,城市之冠、半岛之门、景观环路、山城步道是德国佩西设计公司的精华;城市阳台、轨道节点是法国AS设计公司的创意;城市文脉、十字金街是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构思;其二,规划成果,立法保护。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方案,到2020年才能完成,期间至少要经历三届政府。如何让方案一以贯之?关键在于执行。2003年11月,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方案的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对方案进行随意更改。立法保护规划创新的成果,这在全国规划史和法制史上都是一大创举。
主城面积10年后增1倍
“随着直辖10年城市发展形势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有一个重新谋划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蒋勇透露,从2004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到2005年形成正式《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最近传来消息说,有望在近期获得国务院的审批。
“10年后,主城区的城镇规模将膨胀为现在的一倍。”他透露,新一轮的规划调整后,到2020年,“一圈”的面积将由原来的1356平方公里增加到1500平方公里,居民将从现在的1600万人增加到2200万人,全市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而在“一圈”内这一数据要达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