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我市在坚持产业发展和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相结合、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下,着力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援助体系和工作体系,帮助大批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
| |
48岁的张大香住在高新区石羊街道的庆安社区,她曾经也是一位失地农民,而现在她在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当家政服务员,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张大香说,当初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后,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她也曾整天无所事事,一度找不到新的生活方向。然而,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她所在的庆安社区和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为失地农民开展了家政服务培训。“培训内容很实用,而且是全免费的。”张大香成了首批学员,经过20天的培训,她顺利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上岗证。之后,她被推荐到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上班,干起了家政服务,“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种地的时候多了不少,而且每天也过得很充实,日子也过得更舒服了。”
和张大香一样,31岁的李晓萍以前是郫县合作镇顺江村村民,后来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她的户口被迁到了高新区。由于年轻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李晓萍在政府组织企业开办的就业培训中心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电脑知识和使用技术,并顺利进入高新区的一家电子公司工作,李晓萍高兴地说:“以前,我做梦也不敢想自己竟然还能到电脑公司上班!”
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我市开展了很多免费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为他们探寻多种形式的就业途径,此外还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倾斜性补偿。近年来,大批失地农民通过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渠道实现就业。从2004年开始,我市所有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比较充分就业,而截至2006年,全市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3.7%。本报记者吴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