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
露惠泽城乡群众,造福千家万户。”这是宝鸡市在年前召开的第十次
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之一,宝
鸡市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呈现出水乡泽园的美景。
宝鸡市近期积极为群众大送“礼包”,做了许多过去不敢想不敢
做的事情。他们将政策的支持重点、财力的保障重点,及时地用在改
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受
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礼包”之一:让财政阳光普照困难群众。近日,宝鸡市政府就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户供养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实
施办法。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众,从今年7月起,每月人
均补差标准由过去的6元,提高到34元;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至此,全市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
由过去的9.23万人提高到10.46万人,保障金发放额由过去的740万元
增加到4230万元。农村五保户的供养,过去主要由乡村统筹解决,现
在全部由各级财政负担,供养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720元至1440元,
提高到现在的1600元至2400元。另外,全市还将扩建或新建一批农村
敬老院。
“礼包”之二:让失地农民喜领养老金。失地农民是城市化和工
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好他们的生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
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此,去年10月,宝鸡市政府出台了《被征
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建立了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财政补
贴机制。市政府把渭滨区的两个村作为试点村,市财政安排196万元
补贴资金。姜城堡村有887人办理了参保手续,有301人从今年2月起,
成为全省首批被批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陈仓区的西部
山区,是宝鸡市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涉及8个乡
镇近7.4万人。从2005年10月起,市委、市政府就提出“突破西山”
的口号和目标,决定投入4亿元资金,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彻底解决
西山贫困问题。市政府对西部山区实行相对独立的财政体制,每年设
立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00万元,并对各类项目资金实行“直通车”。
仅去年西山开工建设的各类项目投资就超过1.5亿元,是西山区历史
上面貌变化最快的一年。
“礼包”之三: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宝鸡市去
年在7个县区开展了新农合制度试点。除了5个国家试点县外,市县财
政自筹资金680万元,在凤县、千阳县开展市级试点,使全市参合农
业人口达到170余万人。今年,全市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达到1亿元,在
12个县区全面普及新农合制度。从今年起,全市280万农民,每人每
年只需交10元钱,看病住院即可报销。对纳入机构编制的乡镇卫生院
工作人员,工资由县区财政拨付,让乡镇医生吃上“皇粮”。另外,
从2006年起,三年内由政府投入1.93亿元,对全市35个县级医疗机构、
138所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标准完成改扩建。
宝鸡市今年还启动了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市
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启“全民医保”之门。这样,尚未被
城镇医保制度覆盖的人群——城镇非农业人口、农转非人员、少年儿
童等群体,看病有了社会保障。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今年财政预算的
盘子里,千万元以上规模的专项资金就有8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和解决民生问题。
(本报通讯员 张丛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