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卡拉OK摊 民工欢迎居民烦
牡丹园社区
本报记者报道 每晚7点半,在海淀区牡丹宾馆十字路口东南角某药店前的空地上,由北京人孙师傅和王玉珍二人经营的露天“卡拉OK”摊都会准时“开业”。就是这样一个仅有一台电视、一台DVD、两个音箱和一个电瓶的简陋“卡拉OK”摊点,每晚都会吸引数十名民工前来“捧场”。
■5分钟搭好台 2万首歌随意点
昨晚7点15分,身为汽车教练的孙师傅开车载着王玉珍,如期出现在药店前,此时已有3名在附近地铁工地干活的农民工在场等候了。
下车后,孙师傅从药店里搬出一张小桌子,然后打开汽车后备箱,和王玉珍一起将后备箱里放的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一个功放、一个电瓶和两个音箱搬出来,5分钟不到,二人就在药店前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简易卡拉OK摊。随后,孙师傅又从车上搬下一个小桌子和几个小马扎,并将一本歌单放在桌子上。原来,在孙师傅这个卡拉OK摊可以点歌,唱一首歌要交2元钱。为了方便“顾客”点歌,孙师傅特意做了这本歌单,上面有2万首歌。
■有了卡拉OK 晚上总算有个去处
“我不会唱歌,只会听。”51岁的河南人宋长兴师傅和同伴吕师傅坐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吃着从旁边小店买来的西瓜,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唱歌的人。
3个月前,宋师傅从河南老家来到牡丹园附近的地铁工地干活。工棚里没电视,刚到工地时,宋师傅每晚七八点就睡了。“没啥事干啊,北京又不熟,逛商场咱也没钱。”宋师傅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有一天晚上,宋师傅百无聊赖地在工地附近溜达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露天卡拉OK摊。
从那以后,每晚宋师傅都会准时出现在这个卡拉OK摊前。“晚上总算有个打发时间的地方了。”从来不敢上前唱歌也不会唱歌的宋师傅憨厚地笑着说,能有个地方听别人唱歌,已经很幸福了。
■民工欢迎居民抗议 卡拉OK摊左右为难
“围观的都是民工。”孙师傅说,有些民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到歌摊来,但大多数人和宋师傅一样,纯粹是观望,真正上去唱歌的少,一方面是不好意思,而更多的原因是舍不得花2元钱点一首歌。一般一个晚上有10个人点歌就很不错了。
和农民工对卡拉OK摊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很多居民对路边卡拉OK摊极为反感。
“我们经常被人赶着跑,都换多少个地方了。”孙师傅说,自打2005年花4000多元钱买齐设备、开设这个卡拉OK摊以来,他都记不清换多少个地方了,马甸公园、双秀公园……每次都会遭到附近居民的强烈抗议,理由是影响到他们的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