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小包装食品总是特别青睐
核心提示在小学校区周边,总有一些小摊贩聚集着,他们或用小推车或推着三轮车、自行车,向小学生们兜售各种小包装食品。这些小包装食品的售价非常低,高的不过两三元,低的甚至只有1角钱。暗访小组调查发现,这些小包装食品存在着流动摊贩无照经营、普通素食冠以肉名、六成食品没有“生日”等6大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及市民的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1流动摊贩无照经营
暗访小组随机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有购买零食的习惯,而选购零食多选择学校附近的地摊或是流动摊点,这是因为,这些摊贩卖的小包装食品“价钱便宜还特别好吃”,对学生们更有吸引力。
在津港公路旁的一所小学校外,暗访小组发现,这所规模不大的小学门前居然有3个小食品摊,每个小食品摊都是临时支起的,摊旁停着摊主的三轮车。摊位上,摆放着几十种小包装食品,有方便面、膨化食品、果冻等,价格都在1角钱到5角钱之间。一到下课时间,学校内的小学生便蜂拥而至,抢着购买各种小包装食品,其中一个摊位价格1角钱的果冻和牛肉干成了抢手货,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居然卖出了30多袋。
等上课铃打响学生们回到了校内,暗访小组以想干个地摊前来“取经”为由,与其中一名摊贩聊了起来。该摊贩自称姓牛,在得知暗访小组打算在别的小学附近摆摊,并不影响他的生意后,与暗访小组聊起了“生意经”。
牛老板介绍,他是从河南来天津打工的,看到老乡在小学附近贩卖小食品赚了不少钱,于是也做起了这门生意。他说:“小学生的生意最好做,他们既喜欢吃零食,又不像大人那样在意食品的质量……在学校附近摆摊,还不用办营业执照,如果工商来查,收拾东西赶紧跑就是了。”
牛老板说,这个小学门前摆摊的3个摊贩都没办理营业执照,而据他所知,在附近小学门前卖小食品的,也几乎没有办营业执照的。对于工商部门的突击检查,他说,都是“逃跑战术”,“这一招屡试屡灵”。
2普通素食冠以肉名
在南开区的一所小学旁,聚集着两个小摊贩,他们卖的小食品五花八门,有“美国牛排”“巴西烤肉”“辣味五香牛羊配”“辣螃蟹”“台湾风味牛肉干”“烤鱼片”等,名字均十分诱人。
对于这些光看名字就非常诱人的小食品,暗访小组吃惊地发现,价格却都只有5角钱。细看食品外包装,原来配料都是大麦、玉米、大豆等,没有一点儿真正的肉类。
对此情况,一名摊贩表示,一袋5角钱的小食品,“如果真是用肉来加工的话,那厂家还不得赔死?”,所以,将这些普通的素食产品冠以肉名,就是为了吸引小学生们的眼球。“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很差,很容易就能诱惑他们来买。”
3六成食品无“生日”
在这些小包装食品中,暗访小组看到,一些包装过于简易,有的塑封根本不严,更有甚者,有的包装袋已经破损,里面的食品全都霉变了,但摊贩仍然在卖。
同时,暗访小组发现,在为了取证而购买的25种小包装学生食品中,居然有10种的外包装上没有标注生产日期,5种食品的生产日期标注模糊不清。也就是说,没有“生日”或者看不清“生日”的学生食品高达60%。
对于学校附近流动摊贩卖的这些低价食品,一个将小卖店开在小学附近的老板向暗访小组大倒苦水:“那些无照经营的流动摊贩卖的东西价格太低,一般都在0.1元到0.5元之间。他们进的货虽然质劣但价格便宜,再加上不用交税,把我们这些正规小店都快挤垮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要关门了。”
4包装没有QS标志
暗访小组拿起一名摊贩摆卖的小包装“道口烧鸡”,发现外包装上印着“百年名吃古代贡品”几个字,另外,醒目位置上还印着“包装专利,仿冒必究”字样。
但经仔细观察,暗访小组发现这种“道口烧鸡”却是一种膨化食品。进一步调查发现,这种外包装上印满广告语的膨化食品,却唯独没有国家要求加贴的QS标志。
据了解,2003年下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膨化食品等十类食品列入“QS认证”目录,也就是说,膨化食品已被强制要求加贴“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膨化食品,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然而,没有加贴“QS标志”的膨化食品“道口烧鸡”不仅在市场上畅通无阻,而且还成了小学生们的“美味佳肴”。
同样,暗访小组发现,需要加贴“QS标志”的方便面也出现在各小学校附近的流动摊位上。在大沽南路附近的一所小学大门附近,暗访小组看到一些小摊正在热卖一种方便面,这种方便面打着“保险公司承保”的旗号,但找遍整个包装却没发现“QS标志”。对此,连小贩自己也说,根本不知道这种食品得有此标志才算合格。
5包装破了照卖不误
在解放南路附近的一所小学旁,有一个门脸不大的食品商店,由于店铺离小学很近,生意一直非常红火。一名在附近居住的市民更是直言不讳地告诉暗访小组:“如果不是沾学校的光,这个小店早该黄了。”
学校
下课后,暗访小组在5分钟的时间内发现,这个小店竟然卖出了几十袋小食品。其中一名叫做小路(化名)的男生花5角钱买了一包“王八蛋吃定你了”,由于没有接住店主递出的食品,这包食品掉到了地上。小路拾起食品一看,外包装上已经破了一个大洞。他自言自语道:“又是一包破的。”
对于记者的询问,小路说:“像这样破了袋的小食品,我们经常碰到。如果你找老板换,老板会说这是刚才掉在地上弄破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因为我们现在买的‘王八蛋’要比以前量少很多,因为卖得好,很可能是老板从每袋中都抽出一些拿去散卖了。”
暗访小组随后与生产该食品的厂家取得了联系,厂家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产品的批发价格只有0.24元。暗访小组粗略一算,这种商品的零售利润竟然高达110%。当暗访小组提出上门采购时,该厂家的工作人员却警觉地表示,他们只通过物流方式送货,从不接受上门采购。
6大多数出自黑作坊
这些廉价的问题小包装食品是在哪里加工的?又是怎样流入市场?经过暗访小组耐心细致劝说,有着3年经营学生食品经验的刘老板道出了其中奥秘。
接受采访时,留着板寸的刘老板戴着一副墨镜,他告诉暗访小组,这些无照商贩销售的问题小包装食品大多来自“三无”作坊,另外,一些不规范的食品工厂也将处理食品加工成小食品销售。由于采用劣质材料,生产过程又无安全保证,所以这些食品成本极低,成为在学校附近摆摊的流动摊贩的首选。
虽然暗访小组难以查到摊贩们的进货源头,但这些小摊贩们通过多年的“合作”,已经掌握了多个这种食品生产商的电话,只要打个电话,对方都会主动送货上门。
刘老板表示,学生们普遍缺乏辨别食品质量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小学生,很多都不清楚“三无”的定义,因此在购买食品时,大多只凭感觉,基本认识不到这些食品的危害。“小学生买零食,多是考虑价格的高低,不去想这些入嘴的东西是否卫生,而商贩们又喜欢用包装花哨的食品诱惑孩子,再加上一些食品还送小玩具,所以这样的零食都还卖得不错。”
采访最后,刘老板以自己多年经营的经验劝告学生,吃零食最好去超市和正规食品店购买,最好不买学校周边流动摊贩销售的小食品。
相关说法
学校
拒绝购买仅靠说教不奏效
多数学校对学生买劣质零食的情况有所了解,但苦于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每天放学,孩子们都会跑到那些小摊买吃的。”采访中,很多小学的老师都无奈地表示,学校多次向孩子们讲授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但说的时候孩子们表示记住了,也称以后不在学校附近买没有质量保证的问题食品了,但一有某种小食品风行,孩子们就立即加入购买的行列,把老师的话放到一边。“仅靠这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有根本改观,工商部门的打击又往往仅有一时之效。”
消协
购买小食品最好“三不要”
市消协人士认为,质量低劣的问题食品,特别是一些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会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一些食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影响孩子的肝、肾功能;一些厂家为使食品外观、口感更好,过量添加色素、甜味剂,会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一些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变质油脂或是重复使用油脂,会造成食品过氧化值超标,很容易导致食用者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市消协人士提醒,孩子购买食品要做到三个“不要”。一不要在路边小摊点购买食品;二不要购买没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的“三无”产品;三不要购买包装有问题的食品。包装不好的产品往往容易变质或者受到污染。
对家长和学校而言,平时要加强一些食品安全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食品消费,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使学生在食品安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自觉做到食品安全防范、膳食平衡,克服偏食的不良习惯。
工商
5批次儿童食品检测不合格
据了解,近日,本市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对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四川、浙江、广东7个省、直辖市19家企业生产的栗羊羹、膨化食品、饼干等儿童小食品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5个批次儿童小食品质量不合格。
检测结果显示,4个批次饼干和1个批次膨化食品质量不合格。据悉,不合格儿童食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膨化食品和饼干铝超标等。
被检查的食品中,膨化食品和饼干各1个批次甜味剂指标不合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膨化食品不得检出甜蜜素,饼干中的糖精钠含量应≤0.15g/kg。在食品中,合理使用甜味剂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个批次饼干水分超标。相关标准对饼干中的水分含量有严格限定,水分超标容易促使细菌繁殖,油脂发生氧化,产品的实际保质期缩短。
此外,监测还发现6个批次商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对监测发现的质量不合格商品,市工商局已责令受检经销单位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同时,要求全市经营者一律停止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儿童小食品,对继续销售的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