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4月2日讯
家住海口国贸路的陈女士向记者反映,3月31日她在海口一超市买了盒切好包装好的哈密瓜,吃的时候发现已有腐烂的味道,她怀疑是超市把变质的水果切成小块,去除变质部分,将剩余部分覆上保鲜膜充当新鲜水果来卖。
超市常买到烂水果
记者4月1日走访海口几家超市,注意到有些新鲜水果、蔬菜已不新鲜却仍在销售。海口一家超市内出售的特价桔子已有不少表皮腐烂,引来不少小蚊子。在该超市里,价格标牌上标注着生鲜水果的台农芒果有些已起了黑点仍在卖。生鲜蔬菜架上的黄豆芽黑豆芽已有些腐烂还不撤架。
消费者谢先生说,他曾在超市里买过一只烤鸡,可是吃起来感觉烤鸡放了很长时间,且香料太多,已经吃不出鸡的味道了。
常逛超市的周小姐说,一般情况下,她会到超市里购买水果,有一次,她在某大型超市内花十多元买回的柚子竟然已是变质的,看看保质期,又没过期,嫌麻烦的她没找超市理论,不过,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去那家超市买柚子了。
过期糕点“浑水摸鱼”
记者在暗访过程中还发现,除了水果和蔬菜以外,部分食品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超市自行包装的糕点过了所标注的保质期后仍不下架。
“哎哟,这盒黑枣蛋糕都过期了,怎么还摆在这卖呀?”在海口某超市糕点区,一位顾客对同伴叫喊。记者走过去看到,一盒黑枣蛋糕生产日期是3月27日,保质期是3月31日。再仔细查看其他糕点生产日期,发现有个别品种糕点已过了保质期,却仍然混在尚处于保质期内的糕点中出售。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一些保鲜要求较高的食品(如超市自制熟食)只能在生产后4小时之内出售,超过4小时的必须下架。
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发现,所有超市的自制熟食,其中包括各种面包、糕点以及烧鸡等肉制品,都只是简单地标注了生产日期,而没有具体的生产时间,这样一来,熟食是否超过4个小时消费者就不得而知了。
希望商家诚信经营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生鲜食品的新鲜,一些正规的超市都会按规定每天销毁已变质或腐烂的食品,但也有个别超市为了降低损耗成本,绞尽脑汁处理过期食品,具体采取何种办法那也只有操作者自己清楚。
“不过,有些东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反正超市自制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超市自己定的,将过期食品重新包装,打上新的生产日期那还不容易。把部分变质的水果切成小块,去除变质部分,将剩余部分覆上保鲜膜充当新鲜水果来卖,这种处理过期或变质食品的法子太平常了。”一位深谙超市操作内幕的业内人士称。
采访中,一些消费者说,超市一直是老百姓比较信赖的购物场所,希望类似这样的欺骗行为还是少发生。
部分食品新规实施:速冻食品“裸”卖生涯将结束
新的《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将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新标准规定,不经预包装的速冻食品不得销售,新标准的出台有望解决散装速冻食品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速冻标准里,除强调加工食品的原料要质量优良、符合卫生要求以外,还要求速冻食品在强冷环境下,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迅速降到-18℃以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天然的色泽、风味以及营养成分。
购买28类食品看清QS
从今年1月1日起,共有28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被要求挂上QS标志。其中新增的第三批13类食品也是最后一批加入QS体系的产品,包括咖啡、糖果、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蜜饯、可可制品、淀粉以及淀粉制品、炒货、水产品、蛋制品、茶叶、酱腌菜。
QS既是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入场券”,也是消费者辨别食品质量安全程度的重要凭证。2004年4月1日,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5类产品开始第一批实施QS认证;2005年1月1日,第二批共分10类产品,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程娇)(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