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我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在今天本报的父亲节专题报道中,我想最能打动读者心的,应该就是这句最直白、简洁的大实话了。今天是父亲节,尽管很多孩子和他们的父亲记不清、甚至不知道这个节日,但我们还是应该在今天向父亲感恩,向父爱致敬。
在中国,提到父亲,人们首先会说:“养不教,父之过”。因为父亲的一言一行,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与母亲的乳汁给予孩子的“生存营养”并重,父亲通常所具有的独立、自信、果断、坚强、开朗、宽容以及敢于冒险、挑战困难、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是孩子长大成人一路上不可或缺的“性格营养”。这句话告诉每个做父亲的男人,应该牢记教养孩子的责任,那就是——不但要教会孩子“写人”,还要教会孩子“做人”。就像古印度谚语中说的: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中国,提到父亲,人们还会说:“父爱如山”。从字面上看,“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博大与厚重,这“山”就是父亲宽厚的臂膀、有力的大手甚至是严肃的表情和严厉的训教。但与此同时,山给人的深层含义还有“遥远”,正所谓望山跑死马。“慈母严父”的传统形象,使得父爱的含蓄、隐忍和默默无闻也成了子女与父亲之间的一道屏障,成了我们对于父亲共有的一种敬畏与距离。
这两句老话人们说了几千年,世间演绎了几千年的父子情深也无数次印证了这两句话的经典。但在当今社会,这两句话的结合却意外地造成了一种尴尬的“怪现状”——愈重责任、愈有距离。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使得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父亲更卖力地在外打拼,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更好地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而努力着;但正因如此,他们陪伴妻儿的时间却在急速缩水。如一位白领父亲在博客中所写的,“回家看到的是老婆孩子睡梦中的微笑,醒来看到的是老婆孩子留下的纸条”,这成了很多男人现实的写照。但是没有人会指责这样的男人。因为人们都看重责任,所以人们都欣赏负责任的好男人;因为人们习惯性地轻视父爱的时间,所以过度恋家、儿女情长的男人成了“没出息”。
于是,最被忽视的就成了孩子们对父爱的渴求。恰恰是这种忽视,成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缺失的潜在的危机。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或者冒险性,男孩子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子更善于科学地与人交往。另一些研究者还报告说,缺乏父爱的孩子易产生情感障碍,他们大多焦虑、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并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成人以后会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他们把儿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应该说,还有相当一部分父亲主观地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教养孩子有母亲足够了。岂不知,母爱多体现为温情与感性,父爱更多地体现出了相当的原则和理性。当面对那些出了问题、犯了错误的孩子时,我们是否应该注意到他们的父亲是否完全尽职了呢?
有人把父母与孩子比喻为起点与目的地,在这趟人生的列车上,母爱走的是一条直线,父爱则是一条曲线。我们只是希望,不要让父爱的弯拐得太远,因为孩子无时无刻需要你尽快到达目的地,到他们身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