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罗小卫
罗小卫
研讨会会场 本版图片由记者陈启宁摄
在《国色重庆》研讨会上,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罗小卫没有做专题发言,只是不断插话,给专家们介绍一些成书的过程,补充一些作者与编辑之间互动的感人细节,从中我也听出了一些精彩的观点,因此在会后记者专门采访了他。
记者:你在会上谈到的“经营作者”这个观念,我很感兴趣,能不能详细谈谈?
罗小卫:这个观念关系到出版社能不能出好书,出精品的问题。再好的书都是人在写,“经营作者”指的是出版社转变观念。
过去在我们与作者的关系中,投什么稿是作者的事,编辑等米下锅,看起了你的作品才和你协商出版的事,出多少,也与作者关系不大。而编辑也只管编,也不考虑市场效果,出多少是发行部门的事。所以作者、编辑、发行、市场是被分割的。而“经营作者”就反过来了,编辑主动服务,主动策划图书选题,说实话,策划好办,实施很难。你策划的东西再好,最后落不到实处都等于零,关键在于寻找适合完成它的作者。
记者:《国色重庆》的闪亮登场应该算是“经营作者”的精彩案例吧,选择何建明来执笔,出自哪些考虑?
罗小卫:我跟踪何建明有四年之久,从我到出版社上任那天就开始了。当时策划了一个气势宏大的东西,想全面反映重庆直辖十年改革发展过程的文学作品,它既是重庆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总结,又要广大市民喜欢看。所以选定长篇报告文学。按理说,找本地作家方便得多,本地作家熟悉重庆,但局限也难克服,比如很难跳出各种复杂矛盾的羁绊。可是开始何建明不愿接单合作。我们下了很大工夫,从认识、交朋友到他愿意来重庆考察,最后表示愿意接受创作。这个过程很长,我们见缝插针地接触他。因为我们觉得他最适合这个选题。但是他的任务太多,他写《国色重庆》时间非常紧,今天要向直辖十周年献这份厚礼,半年前才开始进入角色,还不能失败,压力相当大。他为这本书搁置了许多任务,比如奥组委和北京市邀请他写的反映奥运场馆工程建设的《鸟巢》,比如中石化邀请他写的《百年油田》,比如反映三峡工程建设题材的作品……当然在他来写的过程中,“经营作者”也不是随他怎么写,而是主动提出希望和要求,不停地沟通,陪着他采访,写的东西及时反馈到被写单位和个人核实修改,当事人看了满意,如此充分的互动,编辑策划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保证了作品的质量。
记者:这个案例的确很精彩,应该说不仅经营了作者,也经营了重庆,自然成功地经营了重庆出版社。
罗小卫:要做到选题策划可持续发展,要让选题有延伸空间,选好作者,经营作者是关键一步,成败在此。那么加强与作者联系,发现作者,寻找作者,引导作者,了解作者,与他们充分沟通,为他们提供宽松舒适的创作环境,出了书包装好他们,好的东西往往会在这种紧密的互动之中萌生、形成。一个好的出版社周围一定凝聚着一大批优秀作者,某种意义上说,出版社的水平就是好作者的水平,因为能不能吸引优秀作者完全取决于出版社的经营能力,能不能获得作者的信任。因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作者的竞争。
记者:你上任四年来,重庆出版社还经营过哪些作者?成功运作了哪些有影响的图书选题?
罗小卫:这个要从2005年重庆出版社改制为出版集团并高调亮相当年的全国书市说起。首先从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开始作出调整,将原12个编辑室整合为六大出版中心,以集团的二级非法人实体模拟副牌社进行管理运作。集团赋予其与副牌社相称的人事、财务和行政管理权限和一般选题论证、列选权,使之成为独立核算、相对自主的图书出版运行实体。
其次,为了摆脱地缘劣势,设计了“走出去”战略。苏童的《碧奴》市场正在热销,2007年,叶兆言的《后弈》、李锐的《人间》(重述“白蛇传”的故事)。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上下两部加印了再加印,市场上总是缺货。阿来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正在陆续出版。
记者:那么,又该怎样经营本地作者呢?
罗小卫:重庆没能出多少重量级作品,和我们缺乏经营本地作者有关,过去对本地作者缺乏打造和包装意识,所以很多好的选题,市场影响没有放大,发行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比如已经出版的李萱华陈家祥合著的《梅花上将:张自忠》。最近我们也开始重视,目前出的书有谭竹的《盐骚》、吴景娅的《美人铺天盖地》、阿蛮的《逆神》和罗学蓬的《中国远征军》,效果都不错。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