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已经100多年的有轨电车﹐如今仍是众多香港市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风光依旧。 中新社发 赵振清 摄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七日电 题:老“叮当”亮出新风采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叮叮当、叮叮当……”香江一景,是为叮当。
说起香港的叮当车,大名鼎鼎。一九零四年出现在香港大街上的这种古老有轨电车,是香江畔为数不多能动的古董。经历过香港百年的变迁,也折射着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的跌宕起伏,回首十年再看叮当,老古董正焕发新风采。
仲夏之际香港雨多晴少。清晨,趁着大雨记者搭上叮当车,采访观光一举两得。
上午九时左右,从湾仔到上环的一段路程,叮当车上乘客满满。“这个时间的乘客以妇女、老人为主,上班族较多的时候在中午。”乘客黄阿姨早上要去上环做运动,她对叮当车情有独钟。“很稳定,很便宜,不用空调。”黄阿姨说,能透风、没空调的叮当车更舒服。
叮当车的司机在香港被称作“车长”,每辆叮当车的车长并不固定,日日轮换,工作八小时。卢美玲小姐今天当班一三一号车,她已有十五、六年的叮当车驾龄。车开到上环站时,所有乘客下车,她的任务是更换返程车牌,再往回开。这个时候,站亭上的保洁工会上车清扫。
叮当车价格低廉,成人每人次二元港币,儿童与老人享受半价优惠。乘客从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下车投币,刷“八达通”卡亦可。站距较短也是叮当车吸引上班族的一大原因。
叮当车上,这几年内地人越来越多。一位从深圳过来的白领在朋友的博客上看到了关于叮当车的文章,专程到香港亲身体验。车站的电车长说叮当车沿线附近,大量星级酒店是内地人来香港旅游的落脚之处,乘叮当车游览港岛街市,是游客们很乐意的选择。
翻阅叮当车的历史,一百多年里,叮当车已经是五世同堂。从创建之初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叮当车完成了从单层到双层、从上层加帐篷到全封闭的四代更替,之后近七十年历史里,少有变迁。
“九七”香港回归后,老叮当迎来新生机。回归三年后适逢千禧之年,电车公司推出“千禧新电车”。电车公司负责人认为,新有轨电车的成功标志着香港电车服务迈向新里程。
如今,往来于港岛间的叮当车共有一百六十三辆,其中包括两辆古董观光车,被誉为世界上仍在服务中的最大双层电车车队,每日平均接载乘客二十四万人次,全年载客在八千四百万人次左右。
位于屈地街的电车公司里,工人们正在给叮当车更换车身广告。车身广告五花八门,市面上能见到的广告,均有可能披在叮当车上。而在众多广告中,有一批车身广告格外吸引眼球。
一位身着比基尼的性感女郎,半躺在蓝绿背景相间的水波间,女郎那魔鬼般的身材上,晶莹的水珠滴滴欲坠。就算满大街风驰电掣的公交大巴再怎么时尚,也难掩老古董穿上性感装的迷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