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服务”是世界各国的生殖健康行动目标。2006年7月至9月,由苏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苏州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苏州市生殖健康中心具体实施了“苏州市公众生殖健康需求调查”。
然而在青少年中的调查显示,有40.4%的人知道“周围有人发生婚前性行为”,而承认自己和男(女)朋友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只有8.5%。一位教育界人士提出,“青少年的性教育不够‘阳光’”,他强调,目前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误区将适得其反。
声音:
家长大力支持却无从着手
据苏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计生委)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查共涉及苏州12个县(市)、区,17个乡镇/街道,34个村/社区,24个学校,近30个流动聚集的单位或部门。应调查13600人,实际调查13780人;其中户籍人口8947人,流动人口2427人,在校学生2406人。按三种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其中实际调查15至24周岁的青少年5017人。
在当天公布调查报告会上,计生委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生殖健康状况方面的调查。其中,在青少年对与性相关问题的态度调查上有这样一组数据:
“在看待父母对子女进行性教育问题上,除一成不到的人持‘反对’态度外,有三成人表示会‘大力支持’,还有五成多表示‘赞成,但无从着手’。”详细数据为,“反对”占9.37%,“大力支持”占34.92%,“赞成但无从着手”占55.71%。
“这项调查涉及面广,问卷内容很有针对性,因此以数据反映出的现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苏州市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由调查对象匿名自填调查问卷。
“为了能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我看了很多关于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的书籍。”一位家长苦恼地说,一些性教育书中要求要与孩子共同阅读,但自己总是没有这个“勇气”。更多的时候,是等孩子主动提问。而自己也知道,孩子在学校“不完全”地接触了性知识,让孩子感觉性充满了神秘而羞于开口。“性”仍然是她与孩子一道暂时逾越不了的坎。这位家长的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现状:
青少年性知识“看上去很美”
正如那位家长所言,孩子接受了“不完全”的性教育。数据显示,青少年的性教育“看上去很美”。
在优生优育方面的调查,“选择最佳生育年龄生育”的知晓率为青少年最高,达61.9%;在避孕药具获取途径上,青少年中以知晓药店可获得避孕药具的人数最多;对于婚前性行为的问题,青少年中有八成多的人能基本接受,只有不到二成“不能接受”。
然而,对“偶尔性生活会导致怀孕吗?”这一问题上,青少年的答对率为49.9%,较25周岁以上的男性(77.2%)和女性(76.2)低。;在避孕方法中,以青少年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的人数最多,占9.1%。
青少年在一些性知识方面表现出很专业,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知晓率仍然很低。去年,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保健部成立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热线,希望通过这一热线能够帮助揭开少女少男的“性”结,或者从他们的身体健康出发,即使发现意外怀孕,引导他们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保健部主任王晓蓉介绍,救助热线刚启动时,比较热,可见少男少女有这方面的需求。可是现在打电话咨询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可能一些人不知道电话号码了,还是需要不断宣传,让青少年获知性知识的途径更广泛”。
王晓蓉提出,通过这一热线也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来电中,咨询意外怀孕方面的男生多,女生少,大部分是男生代女生提问,“即使电话都不能让他们开怀畅谈”;此外发现,咨询的内容大部分是生殖健康方面的内容,其中以青少年居多,甚至一些问题提得比较幼稚,比如一般的接触能不能导致怀孕等等。
“可见青少年的性知识匮乏,获取途径狭窄。”接听救助热线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曾经发现过意外怀孕的少女,后来就进行了妥善处理。而通过这一热线让她对青少年缺乏性教育的感受更加深刻。
王晓蓉提出,由于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婚前性行为人数居高不下。殊不知,由于婚前性行为增多,人流术越来越多,致使生殖道病毒感染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威胁妇女的自身健康,还影响到后代的生长发育。
建议:
专设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场所
或许,在反思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性心理。据介绍,此次专门针对婚前性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40.4%的人知道“周围有人发生婚前性行为”。而承认自己和男(女)朋友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只有8.5%,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孩为19.61岁左右,女孩为20.55岁左右。
有近三成的青少年知道“有同龄的朋友不小心婚前怀孕了”。在知道同年龄朋友婚前怀孕的青少年中,知道有31.6%的女孩“去私人诊所和药店买药流产”,有30.4%的女孩“与男友/好朋友商量”,仅有17.7%的女孩会“告诉父母”。
对此,苏州一位生殖健康专家说,其实青少年非常想了解性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在学校接触性知识时却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不敢“正视”,之所以在听的时候不能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自己下流。
此次调查中,有36.6%的青少年希望“有个专门为青少年开设的生殖健康服务场所”。青少年对理想的服务场所要求中包括,与成人门诊分开设置,有保密性;开设绿色通道,挂号就诊方便;就诊不需要父母同意。其中要求最高的是“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治疗”。在服务内容上,青少年最欢迎“心理咨询”、“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咨询”和“青春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
对此,王晓蓉提出,我们愿意去尊重救助者的意愿,但会引导他们往健康的心理发展,告诉他们获取性心理知识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同时,对于已经发生“意外”的青少年,建议他们勇敢地面对,并要教育他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责任感。
一位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多年的华医生介绍,曾经遇到一位年纪还很小的少女来院想进行人流,但站在一旁的男朋友却表示没有足够的钱,问能不能减免。一位从事计划生育的医生立即回答“不能”,试图看看男孩的表现。华医生说,虽然最后还是给予了减免处理,但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这个男孩充分意识到后果,以及认识到他所要承担的责任。救助不能仅仅从形式上着手,要从“心理”这个根本抓起。
专家:
回答“我是从哪儿来”不再含糊
在调查中发现,有人认为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经够多了,有人认为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也有人认为性教育就是为了避免未婚先孕,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性是无师自通。
苏州一教育界人士提出,绝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对“性”讳莫如深,当孩子们对性的好奇自然流露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开始积极地“防患于未然”。如果我们不对孩子们进行全面、正确、健康的性教育,那么势必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会通过黄色书籍、光盘、网站等途径去了解。而这种不健康的性联想会使孩子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会影响婚后的性生活和性取向。
苏州尚想心理咨询师顾怡认为,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家长和老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性教育和性指导。当发现青春期的孩子面临性方面的苦恼时,不要大惊小怪或不闻不问,而应积极面对,正确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性萌动期。
苏州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一位老师提出,应该让青少年正大光明地接受性教育,将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也告知他们,将性教育进行得更坦然。同时她强调,家长对子女性知识的教育也尤为重要,她说,性教育的效果比过程更重要。父母应当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性教育,比课堂上的正规教育要更有效,让每位父母或老师面对孩子“我是从哪儿来的”等疑问时,别再含糊其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
南京开通青少年性教育网站
新华社5月31日电由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南京世代服务网”日前开通,网站专门向青少年传授性与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是青少年学习、娱乐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创办专业的网站增加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加强育龄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网站针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开设青春大讲堂、少女援助站、青春博客、科学避孕、健康自测等栏目,如果大学生遇到难以启齿的“性与生殖问题”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
新闻链接:
一份“青春期性教育协议”
来源猫扑博客
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我一直在不断地“寻觅”有关青春期方面的书,尤其是青春期性教育的书。近日,我偶然买到一本《中国式性家教:青春期版》的书,封面上部醒目地印有“中国第一部性科学教育小说”。连夜一口气读完,我认为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正像封面上说的:“帮助家长指导青春期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帮助青春期孩子掌握性科学知识,父子共读.母女共读。”
紧接着,我就给女儿看了这本书,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而且归纳出好多条心得体会,还列出了一二三四一些疑问,等等。昨天我们母女俩签订了一份“青春期性教育协议”并决定在网上公布:
甲方:母亲赵爱萍
乙方:女儿刘欣
一、母女俩把《中国式性家教:青春期版》作为“教材”。
二、女儿身心都处于青春期,各种知识经验缺乏,应主动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包括性知识,并要主动向母亲咨询。母亲也要不断学习改变相对滞后的性观念。
三、女儿在学习阶段不能背着父母交男朋友,但可以和谈得来的男生交往,母亲不得干涉。
四、母亲在家庭内也应守法,不得私自拆阅女儿书信(包括网上信件),不得未经女儿允许,私自看女儿日记。
五、在必要的时候,母亲应该向女儿讲解生育知识和介绍避孕措施。
六、女儿不得登录黄色网站或浏览黄色资讯及阅读黄色书刊。若想进一步学习有关青春期孩子性知识,母亲与女儿一起登录专门为青春期孩子及其家长创建的——青春期网站及其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站。
母亲:赵爱萍(签字)
女儿:刘欣(签字)
2006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