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6月19日电(记者 程士华马姝瑞)拿着工商部门、质检部门、还有当地省市政府颁发的“质量放心企业”“守信用企业”“先进私企”等熠熠闪光的牌子,却干着大量产销“黑心粽子”的勾当。发生在安徽的这起“黑心粽子”事件在令人气愤的同时也让人深思:我们对这类黑心企业是否太仁慈了?
首先,对那些证照齐全的法人企业甚至“放心企业”“免检企业”“龙头企业”及其“免检产品”“名优产品”等,监管部门不能一审了之、一评大吉,仍然要加以日常的严格监管,确保企业经营者不出现“一闪念”的差池。
第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管理的力度。“黑心粽子”一类的食品药品事件反映了有关部门监管工作的疏漏,否则去年就因粽子问题被通报的企业,怎么今年还能变本加厉地故伎重演呢?!所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光环闪耀的名牌企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监管部门都要把监管的触角延伸进去,以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以确保人们在端午节能吃到放心粽子,在中秋节吃到放心月饼,在元宵节吃到放心汤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不再有假冒伪劣商品出现。
第三,对违规违法企业的处罚要加大力度,使监督、检查、惩处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整顿的整顿,该取缔的取缔。让那些不良企业、黑心企业主不能、不敢挑战监管的底线。对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这类屡教不改、利欲熏心的企业,应当坚决让其关门,让黑心企业主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还要把他们列入不讲诚信的黑名单,禁止他们以后再进入这类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产业,增加他们进入市场的难度。
第四,加大对举报监督者的奖励举措,唤起全社会对不良企业、黑心企业主的广泛监督,特别要鼓励那些违规违法企业内部人员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企业的不良行为,要使奖励力度远大于举报成本。这类黑心企业的违法行为,在内部往往是公开的大规模的,也许能一时骗得了监管部门,骗得了社会公众,却骗不了企业内部的职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食品、药品、日用品的产销企业职工不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原因。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监督检查。
新华网合肥6月18日电(记者马姝瑞、程士华)记者从安徽省质监局了解到,该局已发出紧急通知,对日前发现的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问题粽子”予以紧急召回,并要求加强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安徽省质监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仲炎介绍,6月16日,根据群众举报,安徽省、合肥市质监部门对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现场发现该企业将共计203件、2000多公斤2005年的过期粽子更新包装标识后准备销售的违法行为。这些两年前的粽子已经分不清米粒形状,变成黏糊糊的乳状物,气味恶臭,却被换下发黑的粽叶,“披上新装”重新对外销售。
新华网合肥6月17日电(记者程士华)记者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安徽省知名的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把2005年生产的早已过期的粽子,有些甚至已经腐烂,但在换上新的包装后重新出售,近日被质量监督部门查处。质监部门已查封了总量达2吨以上的过期粽子,并将在最短时间内追回该公司已发送出去的“问题粽子”。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