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方面60项具体改革事项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缩减近70
%今天是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周年。记者从市发改委和浦东新区有关部门获悉,2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和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
先行先试体现更高“含金量”
位于浦东的高科技企业不过江就能申报专利了。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代办处浦东受理中心在张江园区启用。此前全国只有广东省拥有广州、深圳两个申报点。国家专利局希望通过方便申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而此方式如果效果良好将向全国高新技术园区推广。
目前已有10多个中央部委,围绕行政、金融、科技、涉外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浦东开展了20多项改革试点。实际上,从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伊始,上海和浦东的决策者就认识到,中央给予浦东的“最大特权”就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一项项新制度,一条条新举措,成为浦东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清晰脚印。
2年内,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落户浦东,中央各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浦东开展货币经纪、金融期货、外币投资基金、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浦东开展国家火炬创新实验城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浦东开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海关总署等部门在浦东开展通关制度政策的试点等等。这些改革试点,使浦东先行先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淡化了优惠政策的试点,其‘含金量’可能更高。”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优惠政策好比是直接给粮食,而先行先试赋予的是‘生产自主权’。原来浦东只能按照既有的政策框架进行改革。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就是给了浦东一个机会,让其自主探索改革之路,从而使发展天地更为广阔。”
“加减”公共服务型政府轮廓
综合配套改革千头万绪,涉及面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重中之重。2年来,通过“加减法”,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轮廓在浦东初现——
加:新区政府率先实行的行政管理投诉制、问责制、评估制和监察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构建全方位的市民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浦东市民中心和23个街镇社会事务受理中为网络的覆盖的“1+23”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市民中心的有形平台,新区政府还通过政务网站、“区长网上办公会”等虚拟平台,加强与市民和社会的沟通交流。
减:浦东在东明路街道和浦兴路街道进行转变管理职能改革试点,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实行街道全额财政拨付制度,将街道主要职能集中到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等方面。浦东新区已启动的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审批事项从原先的724项缩减为220项,行政审批事项缩减近70%。
从总体上看,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撑,政府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浦东新区已经排出了今年的部分改革重点。尤其是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推行“六大工程”,即政府事务重组工程、理顺事权关系工程、阳光政务工程、政社合作互动工程、政事分开工程、效能促进工程。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落脚,浦东还着力集中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试点经验是改革发展宝贵财富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中央赋予上海和浦东的新的战略使命。刚刚闭幕的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服务。针对2年实践,国家发改委也认为,浦东新区所取得的改革经验,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
上海社科院专家杨建文认为,具有先行先试特点的综合配套改革,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能够通过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推进具有综合性和配套性的整体改革,使得改革中遇到的这些难题和难点首先在综合配套试验区加以推进,为破解全国改革进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和矛盾,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现和积累更多的改革经验。其次,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定位还在于通过在试验区内解决好就业、保障、教育等民生问题,为探索一条公平导向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参考和示范。
在过去的16年中,浦东的人才、管理、资金及先行先试的经验和成果,其实已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展开,一方面将提升浦东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另一方面,试点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也将是全国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据悉,下一步浦东将在推进区域共同市场建设、破解发展共性问题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发展加强联动。
本报记者张晓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