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吃黑”到底啥滋味
本报记者 鲁钇山 实习生 林琳
“夜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进行。摸黑找到自己的位置,摸黑拿起筷子,摸黑将食物送入口。而窗外,正是阳光万丈。
在别人根本无法看到自己的情况下,你可以在专业乐师的伴奏下劲歌狂舞,或者毫无顾忌地袒露心声。
这里,是广州首家“黑暗餐厅”。来捧场的,都是“新新人类”。
悬念:有多黑?
天河,岗顶。
登上一座小楼的第二层,翠绿的塑料树旁,一个“磨盘”正在转动,俨然“田园风光”。树旁,极其微弱的灯光中,隐约可见二三十名顾客正在吃饭。
“这就是黑暗餐厅吗?”客人问。“不,这里是我们餐厅的明区,暗区里面请”。
从树旁一个门洞进去,是一个开阔的空间。墙上一排柜子,是给客人放东西的。柜子对面,是一个巨大的门,用黑色幕布遮着。
“请将身上的手机、荧光表、打火机等发光的东西保存在这里。”服务员微笑着说,“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黑暗餐厅。”
亲历:有多险?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一个人坐在空空的列车上,车上一个人都没有……”刚刚揭开黑幕,便有一个低沉冰冷的声音响起,有人在讲恐怖故事。
“向左转、向右,转弯,直走,小心!”客人把手搭在戴着夜视仪的服务员肩上,在他的口令下摸索前行。在这里,明眼人成为无助的一群,从找座位、使用刀叉,到上厕所,都需要服务员“领航”。据服务员说,碰上怕黑的,他们还要充当心理辅导师,不停安抚:“别怕,我就在这里。”
黑暗中,讲恐怖故事的声音越来越大,此外没有其他任何声响。“围绕在我身边的,只有无边的黑暗,让人感到寂寞,还有恐惧。”客人王小姐这样描述,“不过,挺刺激的。”
揭秘:有多奇?
“长时间在黑暗餐厅内用餐后,顾客的感官会变得敏锐。他们的嗅觉变得极为灵敏,他们的触觉也提高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个个都是美食家,所以,我们做菜不敢有一点的马虎。”餐厅服务员STAR说。
“许多顾客以为,长时间待在餐厅内,他们的双眼就可以适应黑暗的环境。但是,经过我们的设计,他们始终无法看清眼前所有物品。几天前,一对情侣顾客就抱着‘呆一阵子就能看清’的想法进入餐厅,但后来,他们被吓得逃了出去。”STAR笑着说。
探因:啥心理?
“黑暗餐厅”的老板是一个姓姚的年轻人。此前做了多年的发型师。一年前,他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开了全国首家“黑暗餐厅”,便前去“取经”,继而有了广州这家店。
“我想创造一个环境,让现代人有一个更好的与陌生人无距离地沟通的空间。平常,两个陌生人见面了,一般是擦肩而过。但在这里,他们因为黑暗会产生失落感,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姚说。
广州华侨医院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认为,当代人生活压力大,需要各种方式的宣泄,“黑暗餐厅”、“监狱酒吧”等另类餐厅,正是与众不同的形式。
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马大勇说:“或许很多人对在‘监狱’中喝酒之类创意嗤之以鼻,但另类餐厅的冒头,说明了越来越多人对这种拼装式的餐饮文化的认可。”
疑问:旺多久?
“‘黑暗餐厅’给人更多的只是一种体验,这种餐厅到底能存在多久,我表示怀疑。当顾客的新鲜感过了,它可能也就寿终正寝了吧?”住在黑暗餐厅附近的电脑工程师王海明如是认为。
家住番禺的律师刘海说,“黑暗餐厅”固然有一种神秘感,但餐厅无论多么另类,都应以食物为本。客人到餐厅无外乎是就餐,餐厅还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环境等是“附加值”。
相关故事:黑暗餐厅源于瑞士
“黑暗餐厅”起源于瑞士苏黎世。1999年,瑞士苏黎世的一位盲牧师为了替盲人同胞提供就业机会,并让明眼人体会盲人的黑暗世界,开设了一家完全漆黑一片的“盲牛餐厅”,服务员全是盲人。顾客进门后,要戴上遮光的眼罩,靠搭着服务员或朋友的肩膀,一个一个入座。据说,“盲牛餐厅”吸引了许多好奇的顾客,还成为情侣约会的热门地点。
(日京/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