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组织农科知识下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潘轩 摄
番禺区认真落实全面的政绩观,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图为每到节假日,人们就聚集在番禺广场观看民间艺术表演。
潘轩 摄
引子:“真的是要建大桥了!”这几天,广州市番禺区大刀沙岛和观龙岛的村民奔走相告,如同过节一般。位于珠江大九律水道的这两座小岛,四面环水,岛上的大刀沙村是番禺唯一没有通公路的行政村。这个拥有2000多人的村子,人们外出、孩子上学,只能靠小木船摆渡。
一座桥的社会责任
只顾抓经济,不顾百姓疾苦,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政绩
“养的猪、鱼要卖出去,先要运到码头上船,到对岸后再找车……几头猪折腾到天黑也送不到屠宰场。”大刀沙村党支部书记陈树安说起来满肚子无奈。
多年来,建桥的消息,村民时有耳闻,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一打听才知道,有关部门不是没钱建桥,而是考虑到建桥后能不能赚钱。这两个岛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没有企业,建桥显然难以回收成本。
如何算这笔账?番禺区委开展了大讨论。“如果你的孩子坐着渔船起早摸黑、顶风冒雨上学,你放心吗?没有一点触动,还能算是共产党员吗?”新上任的区委书记谭应华换位思考,提出要“眼睛向下”。区委领导班子很快统一了认识: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责任账”。只顾抓经济,不顾百姓疾苦,绝不是我们党所追求的政绩。于是,“大刀沙—观龙岛路桥工程”日前正式立项,政府部门承诺:“桥建成后不收费”。
番禺是广州的一个特殊区,在籍人口近百万,其中农民约60万。前些年,依靠区位优势,城区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三农”问题仍比较突出。近年来,番禺区委从落实全面的政绩观入手,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两年来,全区共投入4亿多元,建设农村公共设施700多项,村村几乎都建起高标准垃圾中转站、无公害公厕、卫生站、再就业培训、劳动保障工作中心。
在番禺市桥医院,10多名住院患者争相告诉记者,他们人均3000多元住院费,自费部分少得有点难以置信——最多的是蔡容正,42元钱;最少的是陈瑞芳,6元钱。原来,他们在参加了当地基本合作医疗基础上,街道和经济联社又为他们缴纳了补充合作医疗费用:5万元以下的住院费全部报销,5万元以上的部分报销50%,而且“上不封顶、下不设限”。
“执政为民,就要为全体百姓解忧。过去,城里的事政府管,村里的事农民管;现在,政府承担起农村各种公共设施建设的责任,做到城乡一视同仁、协调发展。农民逐步过上了城市生活。”番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鹏程介绍说:“如今,番禺九成以上农民加入了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承担几块钱住院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块地的长远利益
养出几只“大老虎”,积聚经济发展新动力
石楼镇有一块占地1270亩的“旺地”,上邻广州大学城,下接广州新城,交通便利,地价不菲。地产商想拿下来开发新楼盘,商贸企业想拿下来办大型商贸中心。但是,番禺区另有打算:规划为“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专门培育工业设计企业。为此,区政府将在地价上补贴数亿元,每年还要投入1000万元扶持企业。
很多人不理解:“如果搞商贸项目、开发房地产,政府收益大,经营风险小,承担的责任也小。而搞创新基地建设周期长、承担的责任重,前景如何很难预料,至少地价上就少收了几个亿。”面对疑问,番禺区委不为所动,他们的设想是,以创新基地为载体,填补国内工业企业设计方面的不足,构建现代生产型服务体系。番禺区委认为:“眼前虽然损失了几亿地价,但5年、10年之后,我们将引进几百家高科技企业,养出几只‘大老虎’,积聚经济发展新动力。”
一块土地用途的改变,折射出番禺人发展观、政绩观的大转变。
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也体现出科学执政的能力。近年来,番禺区委扎实开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决策水平,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储备,并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今年以来,区委推出“三个培养”工程,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在农村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党员能人中培养村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1000多名“能人”、“能人党员”经过短期培训,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同时,“招商选资”代替“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污染少的企业纷纷落户。去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1047.48亿元,增长13.4%,占广州市的12.9%。
一湾溪的发展理念
要奔小康,更要身体健康。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番禺素有“岭南水乡”之称,区内河网纵横,大小河涌多达387条,绵延733公里。记者采访时,正赶上番禺公布水网河涌整治规划——推出河涌清淤、截污和污水处理等建设项目,逐步恢复河涌两岸亲水景观带,再现“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景。
此举深受市民称赞,却有一些干部不以为然,认为“眼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把几十亿投入河涌整治不值得”,“河涌污染尚不严重,可以留给下届区委、区政府去解决”。是重蹈“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还是“咬咬牙”抓源头预防?是先考虑本届班子的业绩,还是考虑社会整体效益?番禺区委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专题理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培养大家的理论思维和战略眼光,明确“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不惟GDP论英雄”。
“政绩,要由群众打分。”番禺区委坚持认为,切实抓好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涉及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问题。如果不趁早采取治理措施,等到大部分河涌发黑发臭、河边绿地被侵占时再整治,花钱更多、难度更大,对群众身体健康不利,对“岭南水乡”的损害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因此,番禺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将河涌整治列为“一号工程”,响亮提出:“治理河涌污染,没有钱借钱也要开工”,“要奔小康,还要身体健康”,各级党组织带头立下“军令状”。
区里态度坚决,企业规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有30多家印染、电镀企业因污水排放不达标被关闭整顿,188家企业进行工艺流程改造。
电镀行业是公认的重度污染企业,但番禺两家大型电镀厂却实现了“零排放”。记者在福龙公司采访时发现,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了一套电镀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公司董事长梁林标说:“对于企业而言,排放达标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政府抓得不紧,企业谁愿多花这800多万呢?但是,如果政府抓得紧,讲清利害关系,企业总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