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回归十年来,政治和经济环境出现新的变化,行政和立法关系也在磨合。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认为,回归后,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时紧时松”。香港本身是个多元化的社会,立法会不是“一言堂”。立法和行政,大家互有制衡,但又要配合。总的而言,立法会的功能和角色在回归后得到发挥,比回归前更具“透明度”。
范徐丽泰在接受中通社记者访问时指出:“香港回归十年来,行政有变化,立法也有变化,所有的变化,反映社会正在变化。
十年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很多情况下,市民对政治参与比较冷淡。回归后,整个气氛不同,市民觉得‘港人治港’,特区政府是自己的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殖民政府’,要向香港人负责,自然对行政机关要求提高,期望也大。”
对于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她说,有时大家的关系拉得“很紧”。因为,在大部分议题上,双方不会有一致的看法,立场也不同,观点自然有差异。立场不同也是必然的,立法会本身就是社会的缩影,各种声明都有。而且,六十名议员都是经选举产生的,市民也觉得立法机关应向市民负责。但是,两个机关又必须一起做事情。在宪制之下,两者都要为港人服务,以香港的利益为大前提。
“从行政方面看,他们注重政策是否顺畅,对香港是否有利。但立法会是个百花齐花、言论自由的地方,议员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区,他们的看法并不相同。立法会议员要看政策执行,关注对某些人会否造成不便,若有的话,就要求修改。他们认为,政府是服务市民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这两种看法,必然要有场合进行交流,而这个场合就是立法会。”
回归后至二OO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立法会已通过的法案有四百零九个。其中,经修正后通过的法案有二百七十四个,无经修正的法案有一百三十五个。范太表示,特区政府提交的法案,有百分之九十九通过。
有时,港府提交的一些法案,在讨论和审议上,不会很快便得以通过。对此,范太表示:“当然,一个比较民主的议会,议员是经选举产生的,不应该要求议员的效率很高,因为各种声音都要有充分的反映,哪怕是一小众的声音。因此,在制定一些法例时,不会很快。但是,如果在审议条例时开快车,有时会不够周到和深入,例如版权条例通过后,结果要暂停执行。”
范太指出,立法会在回归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议员“平民化”。以前港英立法局的议员被称为“精英会集”,警察见了都要“敬礼”;现在的立法会议员,拉近了与市民的关系,在大家乐和麦当劳有时都会见到他们。“这主要是议员的产生方法不同,过去是委任,现在是选举。议员是市民的代表。”(施文)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