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90%的香港人平时都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
解说:在香港,乘坐出租车也是很方便的。在私家车不能停车的地方,出租车大部分都可以随时停车。客人能够就近下车。香港经济发达,但是截至2006年底,600多万的人口里有牌照的私家车,只有35万两千多辆。与世界上最大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这一比例是相当低的。因为寸土寸金,停车位很少,停车费也很高昂。所以,香港的私家车平时也多不出行,只有节假日时,才开车到郊野公园举家游玩。
| |
据了解,在香港每天有超过1100万人次使用各类共同交通工具。香港的巴士网络,由大约600条路线组成。分别由5间巴士公司经营。这个网络覆盖香港最繁忙的地区和最偏远的角落。每天揭载的乘客超过400万人次。非专营接送巴士,服务揭载数以千计的乘客来往于落马洲和内地的皇岗口岸之间。每天接近250万人次。使用地铁系统。那么,如此弥补的网络和繁忙的交通,如何确保这个系统的顺利运转呢?我们来到了香港交通大脑,香港秘运输署寻找答案。
白岩松:其实这个城市在面临发展的时候一定首先会面临一个抉择,就是以香港的经济条件,和个人的这种生活水准的话,可能如果不加任何任何的这一切限制的话,私家轿车的发展的速度会非常快,肯定香港城市容纳不了。但是管得太死,又没有市场经济这样的一种准则。我不知道在这一个困难的面前,香港的抉择是什么?怎么去看待私家车的发展?
香港运输署助理署长 袁立本:我们一向都是鼓励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尽量避免用私人的车辆。我们尽量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省去登记税。还有每年的牌照费。这样就使企业方面,可以降低他们的成本。这样票价下调。提供多一点的优惠。
白岩松:其实每一个恐怕从内地,尤其是从北京来到香港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触。香港的道路并不是很宽。其实车也是蛮多的,可是很少见到很严重的塞车,甚至高峰时期塞车都不很严重。我想知道秘诀是什么?是怎么做到的?
袁立本:一般来说我们透过良好的交通管理措施,市民方面他们充分守法。遵守交通规矩。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在马路下面,时不时都有事件意外发生。在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交通协调中心。
解说:这里是香港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这也是确保香港交通保持正常畅通的中枢神经。
香港运输署总运输主任 陈英杰:这个大屏幕我们在发放在我们香港五百多个闭路电视。它们一般都是设在主要干道,还有就是主要的路口。我们协调中心的人员都是每天24小时的,都是检查这个镜头。看看什么地方有什么问题。
解说:香港的道路交通如果发生事故,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如果是铁路系统发生了事故,会发出红色的警报。一般的巴士和其它比较小的交通工具,如果事故不是很严重,会发出黄色的警报。而相对比较小的交通事故,一般不会向公众发出警报。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会迅速自行处理。
陈英杰:如果是事故发生了,我们协调中心大概在3到5分钟以内,会把这个事故的基本的资料发放出去。然后我们看看情况发展是怎么样。可能比较严重的事故,我们不断地把这个消息更新,有什么新的发展,然后经我们的电视台,电台发放出去。
解说:遇上天灾人祸,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会迅速做出相应的措施,应付特别的需要。同时,运输署也会运用资讯科技,让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随时了解到交通信息,选择出行路线。
白岩松:最后一个问题,在香港未来的共同交通的这种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是要大力发展的?更快地发展,而哪些交通方式,可能是要慢慢越做越下,发展的速度没有那么快的?
袁立本:我们一个明确的策略。是以铁路为我们的公交的系统里面的骨干。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维系一个多元化的一个公交系统。希望能够维持一个高效率又环保,票价平民的服务给我们香港,还有旅客的使用。
白岩松:在水上坐过轮船,在地下坐过地铁,在地上坐过叮当车之后,我们来反映香港,或者说很多城市最重要的一个公共交通,那就是徒步行走。说到徒步行走,自然离不开红绿灯,香港的红绿灯很有特点。当它是红灯的时候,它是很慢的铃声。但是是现在的绿灯的时候,它的铃声变得很急促,似乎在催促着每一个行人快速通过。在绝大多数的时间,绝大多数的香港人都能很好地遵守着交通规则。显然,不光对香港,还是对于其他的城市来说,很好的交通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这种意识,才是最便捷的交通。
张羽:北京市的市长王岐山曾经几次到香港专门考察交通。到香港去取经。香港的交通管理方式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现在北京推出的市政一卡通,就和香港的八达通卡非常相似。公交票价下调,轨道交通也在大力发展。相信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发展下去,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会缓解下来。明天岩松看香港,将带我们去体会香港作为旅游城市的魅力,欢迎您继续收看。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