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10年,成效究竟如何?此事不但国人关注,世界各国也议论纷纷。美国《时代》周刊本月发表封面文章,否认了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的悲观预言,认为“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纽约时报》则指出,“英国统治香港的遗迹将要消失,无人对此感到悲哀。
| |
以上乐观而肯定的评价,有着强健的事实支撑,香港这匹骏马不但照跑不误,而且跑得更欢了。以“中国香港”名义加入的国际组织达190多个,给予特区护照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34个。外国人入籍中国香港者,10年来增加60倍。香港经济强劲复苏,目前的运行质量处于20年来的最好水平,几个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最近日本方面一项报告称,香港的潜在竞争力在世界50个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一。“东方明珠”依然名动天下。
“中国主权”、“香港生活”,这是香港回归10年最简明的概括。大侠金庸有个比喻:“回归后港人还是怕老婆不怕政府”。前署理港督钟逸杰,这位在港生活半个世纪的英国老人说:“自由在香港是普遍的、一直存在的,人们大声地表达他们的意愿,批评政府,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多位以独立言论著称的媒体人近日表示,他们享有的编辑自主权,堪称20年来最高。香港的独特制度、生活方式、核心价值这些港人要求“不变”的,都很好地保留、延续了。
回归前,很多港人觉得是生活在一片“借来的土地”,搞得好就住,搞不好就移民走了。回归后,香港不再是“漂泊的游子”,居民在港生根的愿望变得更强了。最近不同的社会调查结果都表明,10年来港人的国家认同感大增,越来越多人认同内地是可靠的大后方。这些年香港几度面临难关,中央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帮助纾困解难,从共同抵御金融风暴、合力抗击非典,到CEPA、开放“自由行”等,港人从一件件实事中,真切感受到内地靠山的力量。李嘉诚先生说得在理:“香港不需要负担国家任何支出,但中央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尽力为港着想,香港人应该珍惜国家的宝贵扶持。”
未来香港,机遇与挑战并存。世事纷繁,现况不可能十全十美。面对周边竞争,如何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怎样解决收入两极化等问题?如何化解社会歧见、循序渐进地推进民主?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智慧。好在港人的心智在历经磨炼后,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社会更趋成熟。香港是搏动的生命体,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富有创业精神的人们”。“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这是曾荫权先生的自我策励,也是外界的热切期待。拿出香港人的拼搏劲儿,未来10年香港的面貌将不会是上一个10年的简单重复,“香港精神”可望再次向世界作精彩的呈现。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27第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