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药在中国步履艰难
刘日廷说,中国现在很难说有真正意义上进军国际市场的原创新药。
国际上新药研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其中,新药发现是最上游的部分;临床前研究主要涉及在各种动物身上证明药品的药效、代谢过程与安全性;临床试验则主要是在健康人和病人身上证明药品的药效、代谢过程与安全性。
到了临床试验阶段,我国的创新药研发又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走国内的路,从早期研究到临床试验到国内新药证书取得,所需费用1亿~2亿元人民币,最终年销售额在0.5亿元到5亿元人民币;另一条是走国际通行的路,在完成国内临床试验后,要做国际临床试验,所需费用8亿~16亿元人民币,获得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后,年销售额可在40亿元~400亿元人民币。
近10年来,专利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上独领风骚。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602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3%,占据了全球医药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规模为2400亿美元,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而中国仅以117亿美元的市场占全球医药市场不足2%的份额。其中关键在于美国产品是以专利药为主体,而我国流通的是以仿制药为主。
我国创新型药物品种廖若晨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化学药品97%为仿制药。医药行业发展依托的是粗放式的仿制发展模式,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即使是中国原创新药的青蒿素,也由于专利被抢先注册而痛失国际市场。青蒿素是1971年我国科研人员从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到的抗疟疾药物,是中国惟一一个分子结构得到国际认可的中药。但其知识产权早已被瑞士诺华和法国赛诺菲获得,目前已被国外20多家企业仿制。因此,虽说我国是青蒿生产的第一大国,中国医药企业却仅仅处于原料供应商的地位,利益大头仍然控制在跨国医药巨头的手中,甚至中国同类药品出口时还须补交专利使用费。
专利药研发缺乏投融资环境
1985年前中国没有专利法规。因此,制药企业可以仿制生产任何药品。由于仿制药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而研发新药需巨大的投入,且不能带来专利补偿,所以中国的制药企业基本不搞新药研发。
1985年,第一部专利法诞生。但只有制造方法被保护,药品没有得到保护。中国的制药企业还是能绕过制造方法,仿制国内外的专利期保护的药品。
1993年,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中国修改了专利法,药品或化合物受到专利法保护。从此,中国的专利法基本和欧美的专利法规看齐了。
专利法的建立和演变,给中国制药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政府部门从鼓励仿制国外专利药变成了不允许仿制国外专利药。而且从医药的定价政策到新药注册的法规,都全面向专利药倾斜。因此原创性研发新药,已成为中国制药企业必须要过的一道槛。
中国何以培育不出年销售额几十亿美元的专利药?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开展国际临床研究的资金来源。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针对尚未赢利的高科技企业的投融资环境。
一是风险投资业不成熟。例如,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士和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导致常常不能准确评估项目的风险和价值。风险投资额度小,只能暂时缓解企业研发的燃眉之急,无法提供较长期的资金保障。
二是中国还没有针对未赢利、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设立股票证券市场。很多研发实力雄厚、尚未生产销售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大量企业只能选择境外上市。
三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虽然中国的很多证券公司也具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等传统业务框架,但尚未涉足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等核心业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