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遗产增至34处 “中国喀斯特”跻身世遗
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喀斯特”(原名“中国南方喀斯特”)全票通过,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审批哪些遗产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为期10天,将审议来自39个国家的45个申报项目,“中国喀斯特”是此次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此外,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6月27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一直驻守在新西兰会议现场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巡视员、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郭旃介绍说,尽管会议严重拖场,但“中国喀斯特”还是如期全票通过,其价值和保护规划受到在场专家的充分肯定。郭旃表示,“如果没有意外,开平碉楼与村落将在28日进行审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喀斯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中的
贵州荔波喀斯特森林
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同时,该遗产项目由“中国南方喀斯特”改名为“中国喀斯特”,据专家介绍,这一项目的“申遗”成功,具有深远的意义,并为将来我国各省区市都可以参加扩展项目的申报提供了条件。
郭旃说,在27日的讨论现场,云南、贵州率先通过后,国际咨询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曾想把重庆留作下一步补充列入,但决策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同时列入”。当重庆也意外地通过,整个项目的评价落音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的相关负责人在欣喜之余纷纷表示,将增强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使世界遗产永续传承。据悉,云南石林风景区将实现观光区与服务区完全分离,位于核心区的两个宾馆将在明年底前搬离风景区,目前,相关搬迁准备工作正在展开。重庆市将按照遗产地保护原则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去年检查时提出的要求,将武隆遗产地内的4000多户居民分三期进行生态移民。
重庆武隆天坑
据介绍,中国喀斯特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不仅景色美丽,而且对研究现代区域水文网及长江三峡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地貌证据。
据介绍,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多个喀斯特地貌景区都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一条或多条标准。不过,立足更大范围的保护,以及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组织机构的鼓励,2005年,在建设部的协调下,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最终确定云南、贵州和重庆为3个“捆绑”片区,由贵州省牵头组织申报工作。“中国喀斯特”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跨省联合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专家表示,“捆绑”申报,更容易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标准。
此外,包括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等在内的中国6个世界遗产检测项目的保护状况报告,经过昨天和今天的严格审查,已全部通过,这意味着,截至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项目无“黄牌”记录依旧维持。郭旃说,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还特别建议中国政府要继续给予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改善、保障措施。
图为开平市蚬冈镇庆云楼。黄胜春 摄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如今已达34个,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4处,世界自然遗产6处,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处,在世界排名第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中国喀斯特
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中国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
“中国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比如云南石林素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曾入选“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完美并有充分代表性的自然美景。
——世遗大会评语
开平碉楼与村落
广东省开平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建筑之乡、碉楼之乡。
现存最早的开平村落建于14世纪;开平碉楼建于16世纪,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最多时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开平碉楼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
2001年,开平碉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西兰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
展现了人类建筑文化交流与景观结合的一个杰出品类。
——我国的申报理由
(记者刘琼、汪志球、陈娟、余继军)
背景资料:“中国南方喀斯特”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专电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今年唯一参加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的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项目。
喀斯特是一种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这种地貌在世界上主要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中国又以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最广。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据“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申报专家组组长、贵州师范大学熊康宁教授介绍,“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提名地的各个片区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集中体现了这一区域的复杂地质演化、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景观,具有普世价值。
“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中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云南石林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曾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据介绍,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一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欧洲地质工作者最早对那里的岩溶形态进行了研究,石灰岩地区出现的地表山峰奇特、洼地和落水洞众多、地下多洞穴和地下河有大量岩溶泉出露的自然景观被称为“喀斯特地貌”。
|